意大利总理伦齐(Renzi Matteo)要求意大利人民赞成一项宪法修正案,这能使意大利超大的参议院规模从315名缩减到100名,并且降低其下议院批准的、阻碍立法通过的能力。修正案将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将更多的权力转移到首都罗马的中央政府。加上已经批准的选举改革,伦齐表示这将使经济改革变得更加容易。

希望出现更多立法权利将向政治领导人施加更大的责任压力,这将成为意大利人民赞成修宪似乎可信的理由。 但是,程序性的改革不会向一些投资者想的那样能促进或者破坏意大利的经济。意大利的经济增长落后于邻国,因为其政客还没有说服选民支持该国需要的供应侧改革。意大利需要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和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那样的铁腕领道人,或者,至少是像德国前总理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那样的改革型领导人。
也许是因为这些都是小事,双方都进行了有个性化的辩论。伦齐邀请选民让宪法公投决定政府去留,并承诺如果他在此次公投中失败的话,他就会提出离职。然而,今年以来,伦齐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因而,当前的市场走势或许已经部分计入了意大利宪改闯关可能失败的预期,这和英国脱欧以及美国大选的“黑天鹅”事件还是有所不同。
此外,伦齐也已经暗中放弃了他之前“不成功即成仁”的承诺。就算他在公投中失败,也有可能会继续留任,这将降低事件后果的不确定性冲击。
因此,尽管特立独行的五星党运动日益高涨,前总理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领导的右翼意大利力量党的支持势力也挥之不去,同时,意大利也确实经历着其他欧盟国家欧元怀疑论的暗流,但这仍不会成为英国脱欧事件的翻版。即使伦齐下台,之后的意大利领导者如果试图推动意大利脱欧的话,也将会面临相当大的反对力量。
如果欧洲央行和投资者有什么担忧的话,那就是在经过多年的经济停滞后,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可以声称,其是欧洲最有潜力进行改革的国家。该国政治家提出的主要改革是对有争议价值进行的宪法改革。也许选民将决定,修改宪法背后责任的加大将鼓励意大利出现正确的领导人,但是如果不能的话,也不会出现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