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表示,“我们相信沙特将积极通过使其产量朝着1200万桶/日的目标迈进,来填满至多高达150万桶/日的潜在全球供应赤字;供给不足主要因非OPEC供给的消耗。”
报告认为,相对而言,更快的产出速度以及更低的盈亏平衡点将使伊朗从高油价中所得好处多于沙特。
摩根大通指出,财政、地缘政治和市场份额是影响沙特石油议程的关键因素。而40-60美元/桶的价位能很好地平衡这三者。
报告称,任何未来的OPEC协定都取决于以下因素:1)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因叙利亚局势继续动荡,且也门的战争久拖不决,地缘政治的影响力可能再次超过经济学原理;2)沙特的财政收支平衡:由于该国赤字在2017/18年度上升,因而沙特很有可能不顾生产配额提高产量,再次强调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