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又指出,人民币甚至没必要再盯住“一篮子”货币,中国既然已经走出这一步,就要继续往前走,不要再幻想着固定汇率制度重新回来。他希望中国的企业和个人要尝试在汇率更加浮动的情况下思考自己的投资、生意和资源分配。至于解决国际收支顺差的一个途径,就在于让居民有更多的对外投资选择,不仅国内的投资要开放,对外的投资也需要逐步开放。

樊纲又认为,中国当前所谓的“资本外流”既有投机的因素,也有周期性的因素。从政策的角度看,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希望这种变化是突如其来的。因此在现阶段,政府进行适当的管理,不要轻易放开一些资本流动的口子,从而使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但是大环境方面,中国人不仅在全球配置资源,也在全球配置消费。“今年一到九月的对外并购资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涨势很猛,反映出中国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全球配置的时间已经到来。”
来源:香港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