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限产会议达成促使原油冲高至50美元盎司关口,但是随着俄罗斯与伊拉克的减产立场不坚定与希望在全球减产的时机下抢占原油市场和美页岩的虎视眈眈油价可谓几经波折,依旧在5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一方面受限产的强支撑,一方面受各方产油国的压力踌躇不前另一方面在EIA的影响下油价在次冲高。
OPEC目前在面临多方的压力与挑战,俄罗斯目前正在打通中东输油管线从而在这么“合适”的时机蚕食原油市场与中东产油国有合适的“资本”来博弈,油价的平衡要考虑到各方的因素美页岩的冲击与墨西哥的原油产量的增加,就算各国没有按章减产,大量的原油库存也能充当起保护色,毕竟原油这一块还是要取决于供需关系技术分析是建立在基本面之上,特别是原油这一块,完全取决于供需,里面设计到欧佩克国家产油国的库存跟非欧佩克产油国库存,再加上未来可开采的库存,还有开采的速度,经济结构是否足以支撑,开采设备以及成本价。

作为商品市场中有液体黄金之称的原油,其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品种造成关联性影响,但为何原油会成为商品牛市中的落单者?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基本面的差异: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端回暖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原来过剩的品种不再过剩,而是变得短缺,由此导致黑色系品种快速上涨。对于原油而言,低油价环境正在驱动市场自我实现再平衡,表现为需求上升同时供给收缩。但是再平衡是一个非常缓慢过程,而且中途存在波折。
尽管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下降,但OPEC摇身变为增产的引擎。OPEC艰难地在阿尔及尔会议上达成协议,但实现起来将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均在产出正常化的进程中,最终结果是OPEC产量易增难减。供给过剩和高企的库存压力依然存在,因此油价难以大幅上行。
今年国内商品牛市成因更多是政策市和资金市,例如煤炭市场,宽松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资金出现配置荒,推高了商品价格。而原油则是一个市场化、国际化品种,受国内资金影响很小,事实上国内资金也很难影响国际油价。
此外,原油整体供应过剩,需求短时间又难以跟上供应的上涨幅度,在供应过剩大背景下,全球各主要产油国都在通过降低油价的方式,挤出竞争者。因此基本面偏弱,各产油国之间的博弈促使原油相较其他品种走势偏弱。
虽然今年油价出现触底反弹走势,但就价格水平而言,仍然难以实现突破。由于页岩油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成本的进一步下滑,其他产油国同样在适应低油价形势。所以,未来全球石油供应能够承受更低价格,这将令油价面临较强的顶部压力,油价重心依然有向下空间。
“当前国际油价可能处于相对均衡位置,在50美元/桶附近徘徊,也符合全球主要原油开采成本的盈亏平衡点附近。由于冬季北美处于淡季,而中国进口也会因四季度工业制造业淡季放缓,所以未来国际油价很大可能震荡下跌。如果美联储12月份开启加息,下跌空间可能会扩大。”
未来油价能否实现突破性上涨,其核心在于需求。全球经济的根本性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快速增加,将会缓解当前供需失衡的局面。不过,从长期角度来看,新技术以及替代能源的长足发展,也会对石油构成威胁,50美元对于今明两年的油价而言,依然是个强阻力,但长期而言是中低价位。
以上文章由智合福金分析师胡建承撰写,部分新闻资讯内容摘自网络资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资本市场既是赌场,更是战场;炒金是金钱的游戏,更是智慧的博弈。机遇和风险如影随形,成败只在一念间。智者,风险也是机遇;愚者,机遇也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