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世界纷纷扰扰,乱花迷人眼。汇金小编每日一推,带你拨开迷雾,解密事件背后,稍稍地看懂财经这个复杂的财经世界。
哎哟 有情况
在两三周前,国际油市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OPEC国家同意进行冻产,也就是说是,他们要把原油的产量限定在目前的水平,不再增加产量。这对于原本就已经产量过剩的市场来说,无异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周二公布的IEA(国际能源署)的月报显示,在冻产协议之前,这些国家的原油产量已经多人令人发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所谓的冻产协议其实并没有什么luan用。
背后有说道!
IEA的月报显示,OPEC国家的总产量在9月达到了历史新高。一般来说,如果供给稳定地增加,那么在未来进行削减也相对简单。另外,高盛指出,一般在冬天的时候原油的产量会出现下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冬天对于空调的需要有所下降)。虽然前面提到的因素有利于未来的减产,但是,OPEC国家的减产还是相当困难。因为,一些OPEC的成员国并没有在协议框架之中,没错,说的就是伊朗和尼日利亚,也就是说,其他成员冻产的时候,这两个国家依然可以增产。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得出来,这样的冻产协议的基础实在太薄弱,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吃瓜群众怎么看戏?
纵观大局:需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未来可能是决定性因素。
根据IEA的月报,全球需求的增长在上一季度下跌到4年来最低水平。月报认为增长减速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少,以及中国经济的减速。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可以想见,全球原油的需求是上不去滴。
更雪上加霜的是,现在电动车成了新的潮流,而且未来将会愈演愈烈。都去开电动车了,原油的需求量怎么可能上去?还有,中国正在节能减排抗雾霾,对于原油的需求在长期肯定是在下滑的呀。
市场观察:虽然市场对于这个协议的可靠性是半信半疑的,但有协议总比没协议的好。自从协议公布之后,国际油市嘴上说不要,价格还是很诚实地上涨了10%,接近了一年的最高水平。
协议的可靠性会被质疑,但价格的上涨却是实打实的。现在投资者最主要观察的就是11月30日的关键会议。在这场会议上,OPEC国家将会公布冻产协议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