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10月12日讯——据国际能源信息署(IEA)月报,8月发达国家总石油库存自3月来首次下降,但分析师称精炼油库存持续增加,将成为解决已持续2年的原油过剩面临的主要阻碍。
周二(10月11日)IEA发布报告称,经合组织(OECD)国家原油和成品油库存环比下降1000万桶,主要是因为美国、日本和韩国原油库存减少2200万桶,但成品油库存增加1870万桶,抵消原油库存带来的积极影响。8月石油总库存达30.92亿桶,略低于7月创纪录的31.11亿桶。
汽油库存增加令投资者担忧加剧,为消耗现有燃料油库存,炼油商对于原油需求将降低,或将再度拖累油价走低。
原油货船追踪公司ClipperData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att Smith认为,这真的是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尽管原油库存下降,但成品油却在增加,而现在成品油库存已经严重过剩了。
IEA指出,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炼油活动增加是原油库存锐减的主要原因。原油是生产成品油的原料。
美国知名大宗商品投资基金Again Capital创始合伙人John Kilduff指出,炼油商是石油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在油价低迷的两年里,还能维持一定利润率的企业。尤其是中国小型民营炼油商炼油活动有所增加。
但Kilduff也补充提到,尽管这些民营炼油商处理了更多的原油,但中国生产出来的汽油和其他精炼油又重新投入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加坡、欧盟和美国。
看起来好像中国需求增加,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原油不过是来了一次环球旅游,最终又回到了起点,这种所谓的需求其实无甚意义。
而Smith称,尽管今年中国民营炼油商更为活跃,但他们不是(中国成品油出口) 的主要引擎,民营炼油商生产石油多数投入中国国内市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导致国有炼油商不得不出口更多成品油,
此外,据IEA月报,受伊拉克以及利比亚增产的影响,欧佩克9月原油产量达3364万桶/日,创下历史新高。如果欧佩克不能执行上月定下的产量目标,原油市场可能在明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态。
Kilduff称,鉴于石油市场基本面疲弱,OPEC和非OPEC国家达成冻产协议是唯一能够支撑油价的希望。
截至周三13:59,WTI 11月原油期货报50.98美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