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9月27日讯——人民币即将于10月1日入篮SDR,而人民币对美元发起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之争才刚刚开始。
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IMF)特别提款权(SDR)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言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SDR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IMF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人民币入篮SDR将成为催化剂,各国央行和主权基金未来料将更多的采购人民币资产,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但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和严格的资本外流控制手段损伤了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据IMF最新调查,人民币仅占官方储备的1.1%,而美元以63.7%的占比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
景顺资产管理(Invesco Asset Management)驻香港首席经济学家John Greenwood称,中国当局既希望获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又不愿意放松调控。从历史来看,两者不可并存。
开放市场与稳定币值
去年中国为争取人民币入篮付出了大量努力,如对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改革,更多的基于市场供需状况,且进一步放开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2015年11月30日,IMF执董会认定人民币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早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提出,要用IMF控制下的一个全球体系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中间跨越了整整7年。

(各主要货币在SDR篮子中份额)
10月1日人民币入篮之后将占到10.92%的份额。经调整后,美元的份额将占41.73%,欧元为30.93%。日元和英镑将分别占8.33%及8.09%。截至今年3月,SDR总额已达2041亿单位(约合2850亿美元),全球外储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
中国正在逐渐开放金融市场,据彭博社周一报道,知情人士称,中国证监会做出窗口指导,取消此前对QFII资产配置中,股票配置不低于50%的要求,允许QFII灵活对股票债券等资产进行配置;证监会近期已就此通知至少部分QFII和QFII托管行,但可能不会公告此事。
此外,近日中国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在北京召集贝莱德、瑞银海外、英仕曼、德意志资管、惠理海外等2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座谈,进一步明确外资私募入华政策口径。
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加强对市场的干越以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G20会议后,香港离岸人民币隔夜拆息(Hibor)一度飙升至20%以上,市场猜测中国央行收紧离岸流动性打击空头。但上周中国央行否认近期对市场进行干预。
使用占比极低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Harvard University’s Asia Center)高级研究员William Overholt称,人民币要想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必须完全开放资本市场,并令全球市场相信哪怕在艰难时期,中国仍会保持开放。
不过Overholt也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中国金融系统承压,资本外流压力同样很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人民币应用渠道将拓宽,但是使用占比依然较低。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仅占1.86%。
据汇金网此前报道,9月1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占比较3年前将近翻倍,从2.2%增加至4%,成为世界第八大交易货币。而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占比达到87.6%,霸主地位难以撼动。
不过也有部分分析师指出,人民币入篮SDR将给中国政府更多信心降低资本壁垒。
汇丰控股新兴市场外汇研究主管Paul Mackel称,人民币入篮和SDR和全球投资者狩猎高收益资产将推动外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减轻,当局或放松相关限制。
截至6月,境外投资者仅持有境内债券达7640亿美元,尽管较2年前增加37%,但只占境内债券总额的1%。
国内金融环境复杂
人民币币值波动和对资本外流的控制依然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绊脚石。分析师预期2017年人民币将继续贬值。此外9月17日BIS发布报告称,中国银行业压力预警指标已经升至纪录新高水平。
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 SA)驻北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Chen Xingdong坦言,中国当前面临复杂国内环境,经济增长缓慢,金融风险较高、过剩产能有待逐步化解,降杠杆仍在进行中。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合适且有利的国内经济环境。
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将刺激对中国资产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加深中国地缘政治影响,但是金融市场开放会破坏货币政策独立性。
但不管怎样,人民币入篮SDR具有标志性意义。尽管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漫漫,但是终有一天人民币将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就像汇金网此前报道指出的,美国于187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直到20世纪中叶,美元才登顶称霸。
截至周一14:36,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6.6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