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20日上午在香港表示,深港通系统将于10月底投入测试,待11月初完成测试后公布正式启动日期。
根据港交所发给市场参与者的通告,香港联交所及香港结算则将于10月至11月举行一次连接测试及两次市场演习,让券商检查是否已就深港通的推出准备就绪,其中连接测试安排在10月22至23日,检测系统对第一场市场演习已准备就绪;10月29 至30日进行的第一场市场演习将进行仿真交易、仿真结算及交收活动;第二场演习则将于11月5至6日进行,测试仿真系统故障时由主数据中心切换至后备数据中心,检测紧急运作程序是否准备就绪。
对于近日沪港通交投活跃,不少内地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李小加表示,当前内地资金南下的势头不错,反映港交所前期工作开始见成效,而早前沪港通取消了总额度限制,解除了市场部分忧虑,也吸引了一些大型基金来港投资。但是,他强调,港交所仍然需要每日额度限制作为调节工具。
8月份以来,港交所联合券商、资讯商等,在内地举办了多次深港通培训以及港股模拟炒股大赛,帮助各地券商和机构备战深港通。港交所此前表示,未来几个月还将在内地多个城市陆续举办深港通培训及投资者教育活动。
深港通的机会在哪
“深港通”开通在即,关于深港通开通后对两地资本市场的影响的讨论也在持续发酵。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深港通的开通会对深市蓝筹股形成利好,引发一波新行情。也有人指出,深港通的开通有利于资本在两地市场的流动,对A股估值回归有重要意义。
从已有的方案来看,深港通的整体设计理念与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仅在标的选择、资金额度等实施细则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两地股市投资差异
近五年来,恒生综合指数的市盈率始终保持在15倍之内,波动率仅为1.34%;而同期,上证综指的市盈率在高峰时期达到了23倍,波动率达2.87%(见图1)。相较于A股巨大的波动性,港股指数市盈率的历史走势更为平稳。
从估值上看,港股市场蓝筹股的市盈率明显高于创业板市场的市盈率,这一现象与内地股市恰恰相反。以2016年8月31日的交易数据为例,当日港股市场的市盈率中位数为6.72倍,远小于当日恒生指数市盈率11.38。反观A股市场,同一交易日的所有上市公司市盈率中位数为50.23,比上证指数的市盈率中位数15.74高出2.2倍,这一估值水平也比港股的数值高出近6.5倍。不难看出,在A股市场中小板、创业板个股受到资金热捧的同时,港股市场的小盘股却受到冷遇。两地的投资理念存在重大区别。
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量为3034家,今年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在2000亿元左右。而在港股市场,今年以来全市场日均成交额约为560亿元人民币,不足A股成交额的30%,上市的公司总量却有近两千家,场内资金有充足的投资标的可以选择,个股的估值自然被降低。市场流动性上,2016年以来A股市场日均换手率达0.65%,是港股市场换手率的三倍有余,后者仅为0.2%。此外,港股对上市公司的审核和信息披露要求均不如A股严格,与A股创业板市场相比,投资者投资香港创业板股票的收益风险比极低,机构投资者投资热情低迷,A股市场上一时出现的“神创板”神话更是不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