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中国经济或在2018年二次探底

丁东 2016-09-13 09:41 来源:【转载】
本文共629.5字  |  预计阅读: 3分钟
汇通财经讯——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9月13日撰文称,从经济周期看,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18年左右第二次探底,综合考虑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趋势,他建议当前的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可以在6.5%上下1个百分点之间。
汇通财经APP讯——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周二(9月13日)撰文称,从经济周期看,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18年左右第二次探底,综合考虑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趋势,他建议当前的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可以在6.5%上下1个百分点之间。

上海证券报刊登他的署名文章指出,应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应予以积极配合,但不宜过早地把货币政策发挥到极致。同时,要把国企改革和处置僵尸企业放在优先位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祝宝良称:“六大因素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6.5%左右可能是十三五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底部。”

他表示,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的因素包括储蓄率回落、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转移效应降低、对外开放外溢效应减弱、服务业比重上升会降低经济增速等。

同时,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占用大量劳动、资本、技术,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经济增长减速。

祝宝良认为,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18年实现触底,底部增速应该接近或略低于6%。

“这里所说的触底,不是说将会出现所谓的V型或U型反转,而是说增长速度不会继续下降,从而进入L型的下边,也就是进入一个均衡、可持续性的增长平台。”他表示,这个平台有可能稳定5到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

他指出,考虑到“十三五”时期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和需求变化趋势,建议把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定在6.5%左右,同时明确指出这一调控目标是预期性和指导性的,不是约束性的,在实际调控中允许有上下1个百分点的波动。

就未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取舍,祝宝良称目前财政政策对经济刺激作用大于货币政策。现阶段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水平仍相对较低,财政政策发力有较大空间。

而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货币刺激对资产价格的助推作用日益递增,在经济结构扭曲及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资金持续脱实向虚,对金融稳定带来巨大冲击。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配合,当财政政策积极时,货币政策很难做到稳健,现实国情决定了财政与货币政策较强的同步性特征。

就国企改革问题,祝宝良称,国有企业缺乏改善经营的激励机制,国企和平台公司看似太平,实则依靠债务扩张维持,做得越大代价就越大,问题也越大。因此,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彻底清除僵尸企业。

他表示,国企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推进股权改革,“国企特别是竞争性领域的国企不积极进行股权结构改革,整天去弄董事会、监事会等各种管理企业的‘会’,没有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会越来越低,企业不可能有效益和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0523 0.0064 0.62%
英镑美元 1.2686 0.0057 0.45%
美元指数 106.15 -0.48 -0.45%
美元人民币 7.24 -0.01 -0.19%
美元日元 149.25 -0.06 -0.04%
现货白银 32.692 0.175 0.54%
现货黄金 2,940.12 3.95 0.13%
美原油 70.36 -0.04 -0.06%
澳元美元 0.6387 0.0032 0.5%
美元加元 1.4185 -0.0043 -0.3%
上证指数 3,380.76 1.65 0.05%
日经225 38,776.94 98.90 0.26%
英国FT 8,659.37 -3.60 -0.04%
德国DAX 22,287.56 -27.09 -0.12%
纳斯达克 19,524.01 -438.3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