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以不断表达其大胆,疯狂的想法而为人所知。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信誉也因此前“邮件门”事件等不良事件受损。
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希拉里在几乎各项民调中都以绝对优势领先特朗普。以下是一幅《纽约时报》的“国家平均投票”图,该图显示希拉里最终竟有89%的机会赢得总统选举。但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仍不得而知。
《纽约时报》全国民意调查平均数据显示,希拉里有89%的可能性赢得美国11月大选。言外之意就是特朗普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选民兴奋情绪
大多数的民意调查都是通过电话进行的,但也有在线跟踪调查。其误差无法计算,因为受访者是自愿选择的,但UPI提到的可信度区间存在3个基点,当然这是基于贝叶斯方法量化不确定性而来的。这项调查已经在相当范围内波动。在上周末,特朗普继7月后再度领先希拉里。
较之于希拉里,特朗普的选民参与率更高。特朗普也更倾向于通过各媒体为大选宣传造势。桑德斯表示,两党候选人的共同点是试图通过各项举动吸引选民关注。
许多选民都对希拉里存在幻想,但他们同时也意识到希拉里仍是商业的代表者。
有哪些因素可能会扭曲民意调查?

需要解释的是,考虑到特朗普在媒体不断遭到谴责,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现象曾被命名为“布莱德利效应”。当年,非洲裔候选人、洛杉矶市长布莱德利在上世纪80年代两次竞选加州州长均告失败,而选举的民调都显示他领先对手达5个百分点以上,这主要是接受调查的选民担心,如果坦言自己不支持这位黑人政治家问鼎,就可能会冒犯“种族歧视”的政治忌讳。而这回,当特朗普索性把主流政治家不敢触碰的上述“政治正确”当作了攻击靶点之后,中间派选民就更加碍于面子,不敢在公开电话民调中表达对其的支持。
因此,特朗普如何激起民众的热情,目前仍举棋不定的无党派议员以及摇摆不定选民会投票支持他的可能性依旧很大。这就是所谓的“布莱德利效应”的最好证明。他指出,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投票。
米切尔指出,民调存在不准确性,因为民主党选民通常采样过量以及对民调结果也没有做出纠正。他提到几个反例以证实这一点。
虽然在交流中未提到“社会情绪”这个词,但米切尔仍指出特朗普正抓住了当前社会的潮流。

“布莱德利效应”还包括人口统计数据,该数据被认为支持希拉里的选民中还包括比预期更多的特朗普支持者。当特朗普试图向选民伸出手寻求支持时,其中许多人准备重新审视他们的观点。但特朗普这一举动似乎有点晚了,他曾经一度使用与当前社会情绪有关的主题。
考虑到特朗普最近在密歇根州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他解释了为什么美国黑人应该考虑投票给他。他的观点是:无论如何,现在投票支持他本人要远远好于维持当前的投票情势。
这个想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吸引力,考虑到绝大多数黑人投票给奥巴马,以及在奥巴马执政时黑人经济地位已不复存在。在其任期内,黑人房屋所有权从46.1%下降到41.9%。而黑人食品券的接受者将从739.3万飙升至1169.9万人。而失业率数据正在改变。尤其是自美国引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后,青年失业率再度上升。在一个月内由28.1%上升至40.1%。
结论
似乎有很多自以为是的确定性认为特朗普注定要输掉选举。但我们不太确定。至少根据最近的民意调查,我们会认为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的竞争远比看起来更紧张。这把我们带回到上周提到的一个点:在面对当前选举状况“风险”下,市场无法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