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8月29日讯——根据国家统计公布数据,今年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1%,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21.8%,两者出现明显分化,市场因此敲响警钟,但是有三名分析师称,数据方面的误差夸大了这一趋势,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无需过分担忧。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称,今年中国投资数据和2015年口径不完全一致,不可以看成完全一样的东西进行对比,去年的民间投资数据中包括了当时刚由私营迁移至国有控股分类的公司的数据。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及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 Ltd)经济学家Louis Kuijs同样指明了这一差异。
上周在一份报告中Kuijs称,根据近期数据,中国私人投资和非私人投资突然出现可怕的分化,但是这一数据存在误导性,政策制定者和市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尽管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新低,但上周二(8月23日)发改委称,要进一步放开民营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要消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市场壁垒,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出台更有效的举措,使得民营投资能够公平参与。
此外,今日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要在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蓝:国有控股投资增速 白:民间投资增速)
Lardy研究中国经济已超过30年,他表示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并没有像官方数据显示的那样多。
对此Lardy作出了阐释,上半年国有控股投资大幅增加,有一半原因在于1年前股灾发生后,政府花了1万亿元救市,政府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但这些公司此前并非国有控股企业。但是在今年1月以前,统计局数据中并未体现这一变化。
Lardy称,因此今年国有控股投资大幅上升是真的,但是因其包括近期才加入国有控股公司分类的公司数据,与去年不能进行完全的纵向对比。
Kuijs称非民间投资的大幅加速并不值得称道,因国有企业代表性行业的投资并未出现快速上涨,如1-7月公用事业投资同比上涨近20%,去年同期增速为16.6%。
Rhodium研究分析师Andrew Cofla表示,民间投资及整体投资无疑正在减速,但是并没有官方数据展示的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