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在亚洲,我们看到的则是高技术市场带头人的更换。据专家们预测,中国2016年信息技术投入规模将达2240亿美元,而日本仅为2030亿。这让中国把日本从第二位挤掉。今后等待我们的还有同样诱人的竞赛——中国将一步一步地去争夺美国在世界高技术市场中的霸主地位。迄今为止取得的突破已经非常可观,但是中国已经感到自己在新技术领域还是个新手,因此将逐渐增强自己的科研生产潜力。不排除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开发和技术等个别领域中国很快有可能赶上美国。直到不久前中国还只被称为“世界工厂”,即廉价商品的生产商,采用的往往都是国外技术。然而,现在已经可以承认中国经济拥有巨大潜力,不只局限于仿造。中国已经信心十足地逐渐成为全球创新和科研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全球研发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研发大国,中国居第二位,中国的研发开支接近欧盟的总和。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全球研发总支出当中,中国约占20%,仅次于美国的27%。日本居第三位,占10%;德国第四,占6%。中国最为突出,约占2003年至2013年全球研发支出增长额的三分之一。美欧所占份额显著下降,美国从35%下降到27%,欧洲从27%下降到22%。

从通货膨胀形势来看,虽然日本一直追求通胀回升,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而且表现相对疲软。目前国际原油持续处于低位,加上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全球美元流动性紧缩,意味着日本输入性通缩压力还会持续。从货币政策来看,日本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削弱了日本央行通过货币刺激政策压低日元的能力,日本政府只能愈发依赖财政支出与改革来推动经济增长。日本经济还面临严峻的挑战。2015年11月日本工业产出环比下滑,反映了新兴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11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滑3.3%,创2012年12月同比下滑5.8%以来最大降幅,出口下滑主要源于对亚洲出口的下降。所以如今在中国的崛起面前,日本的政治家们就像迷途的羔羊,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已经发扬光大,中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无条件帮助各国,可谓是尽职尽责的去做这个盟友,也像全世界证明了什么叫真正的盟友,俗话说的好,利人利己,达人达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点,作为中国人我感到自豪。

金融投资市场:
很多投友问我投资到底能不能赚钱?在我看来,其实投资就像开车一样,开车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事故,但是只要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违规,带好刹车控制好风险,我们就可以将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甚至不发生。
笔者/文雨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