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金语:为什么不能惹中国? 美国“王牌将军”告诫西方:切记别惹中国?

2016-08-22 11:12 来源:惠灵金语
本文共1018.5字  |  预计阅读: 4分钟
汇通财经APP讯——
我认为历史在中国是重复的。一个一个国家都曾想吞下中国,但都没有吞下。不仅十年、一百年是这样,一千年、一万年以后还是这样。任何企图征服中国的国家最终都被中国赶跑了,丢尽了脸面,有的甚至被中国同化了。这个国家了不得,碰不得!”
说这番话的,是个美国将军,名叫威廉·迪安,美国陆军第24师少将师长,他指挥的这支部队在二战期间堪称骁勇,建树颇多。迪安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视为“所向无敌”的“王牌将军”。
迪安出生于1899年8月1日,192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在校期间就参加了后备军官训练团,并成为一名陆军少尉。1941年,美国正式参战,充满战斗热情和“学院派修养”的迪安成为军队抢着要的“宝贵人才”,他很快被擢升为陆军准将,不久又被任命为第44步兵师师长,军衔少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44年,迪安所部开赴欧洲战场,在巴顿麾下征战德国南部和奥地利。由于德军实施“焦土作战”,盟军进展并不顺利。1945年春,第44师好不容易跨过莱茵河,却在温斯顿堡碰上一颗“硬钉子”——德国第19集团军,该部拥有包括“虎”式坦克在内的先进武器,他们希望冲开美军的堵截,逃往巴伐利亚山区。面对优势敌军,迪安率部坚守阵地,第44师没有让德国人向山区靠近一步。最终,德军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被迫投降。等到迪安去受降时,发现自己抓到的俘虏居然有3万多人,比自己的部队还多。此战后,迪安被授杰出服务十字勋章。二战结束后,迪安被美国陆军调到远东服务。1949年10月,迪安被任命为驻扎在日本的第24步兵师的师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承晚当局在大田建立陪都,杜鲁门急令麦克阿瑟调24师驰援。踌躇满志的迪安不相信朝鲜人民军能跟自己过招,只带该师第一营(史密斯特遣队)接防大田,放出大话“我很想尝尝平壤冷面”。熟料17天后,24师便遭遇合围,折损大半,驰援失利。他自己与部队失去联系,只身在山沟里东躲西藏、艰难生存36天,被人民军俘虏,成了朝鲜战场上最高军衔的美军战俘。
迪安被俘后,一度沉陷于大限将至的恐惧,后来又抱幻想,认为强大的“联合国军”很快就会政府朝鲜,解救自己。但他没有想到,“联合国军”在中朝军队的联合打击下,始终徘徊在三八线附近。迪安获救希望渺茫,加之他在战俘营里受到特殊照顾,也就随遇而安,听天由命了。1953年夏天,朝鲜停战协议生效,双方开始遣返战俘。中朝遣返委员会在开城设宴为威廉·迪安送行。迪安酒后吐真言,说出了本文开头所引的那段话。也许,放下武器,身份变成战俘之后,其思索判断才更趋客观。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当年中美两个对立国家直接搡撞的那场局部战争,是“气多铁少”和“铁多气少”的较量。最先入朝的志愿军某部未及换发冬装就跃进到朝鲜北部高寒山区,在一次阻击部署中整整一个建制连都被冻死在阵地上,但每个战士都保持着战斗姿态,百多支老式步枪瞄向他们受命封锁的山下公路。见到此情此境的美军,极为震撼,有人行了军礼。正是这种经得起大忧患、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浩然之气,迫使对手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迪安所谓“这个国家了不得,碰不得”,既暗含着痛定思痛的无奈,也透露着敬畏历史的情愫。如今,朝鲜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威廉·迪安留下的醒世之言也被一些人给抛之脑后。前辈的荣光不应成为我们陶醉满足的资本,而更应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标杆、不懈的动力。唯此才能无愧先烈、无愧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精选文章

行情

欧元美元 1.1316 0.0002 0.02%
英镑美元 1.3288 -0.0007 -0.05%
美元指数 99.83 0.03 0.03%
美元人民币 7.22 -0.04 -0.56%
美元日元 143.87 0.18 0.12%
现货白银 33.020 0.568 1.75%
现货黄金 3,366.13 32.40 0.97%
美原油 58.17 1.04 1.82%
澳元美元 0.6447 -0.0021 -0.32%
美元加元 1.3830 0.0006 0.04%
上证指数 3,312.15 33.12 1.01%
日经225 36,830.69 378.39 1.04%
英国FT 8,596.35 99.55 1.17%
德国DAX 23,344.54 257.89 1.12%
纳斯达克 17,844.24 -133.49 -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