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3点,报6.6430。在岸人民币开盘下跌93点,现交投于6.6455。亚市盘中,离岸人民币短线震荡,盘中下跌11点,现交投于6.6531。两岸人民币价差86点。2016年FOMC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预期在其政策周期内仅加息一次,调整利率的合适时机是在见到好的经济消息之后。周四美联储将公布7月货币政策纪要,本月至今已有多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豪言,布拉德此时出现口风逆转,对比尤为突出。
09:30
在岸人民币开盘下跌93点,现交投于6.6455。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
亚市盘中,离岸人民币短线震荡,盘中下跌11点,现交投于6.6531。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
宏观消息:
1、中国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创2014年7月以来新低,预期8367.5亿元,前值1.38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M2同比增10.2%,创去年5月以来新低,预期11.1%,前值11.8%;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9亿元,同比少2632亿元。
2、海通证券:7月新增贷款增加4636亿,环比少增9164亿,其中房贷占信贷的比重已突破100%;7月投资、消费均走弱,外贸继续萎缩,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加之近期通胀显著回落,意味着中性货币政策面临考验,宽松预期重新升温。
3、中国7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23.44万亿元,前值为23.63万亿元,连续第九个月下滑。据路透测算,7月中国央行净售汇规模为1905亿元。
4、IMF:中国宏观政策支持短期经济增速,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6.6%,2017年增长6.2%;人民币仍然大体与基本面一致;中国经济再平衡取得诸多方面进展;中国资本流出占GDP的比例预计大体与去年水平相当。
5、法国巴黎银行:本周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可能提升9月加息概率;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应该接近60%-65%,而不是目前利率市场所暗示的20%。
6、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我们认为机制还将继续如此,因此在展望周期内,政策利率可以大体保持平坦,只加息一次。”布拉德表示,当前机制的特征就是低增长、低生产率、低政府债务回报率。调整利率的合适时机是在见到好的经济消息之后。
机构观点:
1、加拿大丰业银行的亚洲外汇策略师高奇:人民币的公允价值很难估量,但是从经常项目顺差等宏观指标来看,人民币已大体接近公允水平。虽然贬值压力或继续存在,但预计今明两年不会出现一次性大幅贬值。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看,人民币下跌可能仍将时不时发生,尤其是当美联储加息预期发生变动时。
2、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的高级经济学家周浩: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入利好人民币;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看法悲观度下降;年底人民币/美元目标价早先的6.90升至从6.75后,最近进一步升至6.65。外汇市场是相对的,过度看空人民币没有意义。中国的经济已经有所好转。
3、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短期看汇率可能就横在6.7附近震荡。在目前的位置,央行应该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继续快速贬值了。如果继续快贬,像今年年初那样认为年内汇率还有较大幅度贬值的预期又会卷土重来。年初以来人民银行好不容易控制住的局面又有可能失控。所以汇率很可能在6.7附近震荡一段时间,至少短期内不会再急贬了。
4、摩根大通分析师朱海斌:中国央行会尝试逐渐减少外汇市场干预,以期实现在尽量不干预汇率的基础上,人民币汇率达致基本平稳并实现双向波动;短期看,国际货币大幅波动将是中国汇改过程中的最大风险因素。
5、中国建设银行资深研究员韩会师:7月外汇占款降幅较大表明目前仍存在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7月19日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一波较为明显的升值行情,但是在市场贬值预期并未彻底消散的背景下,人民币阶段性的升值反而可能一定程度上刺激购汇并抑制结汇,从而使得结售汇逆差扩大,这最终会体现在外汇占款数据上。
汇金中间价播报:
美元/人民币报6.6430,下调113点;欧元/人民币报7.4147,上调103点;港元/人民币报0.85653,下调14点;英镑/人民币报8.5745,下调455点;澳元/人民币报5.0829,下调328点;加元/人民币报5.1226,下调18点;100日元/人民币报6.5571,上调311点;人民币/卢布报9.8219,上调1475点;新西兰元/人民币报4.7761,下调193点;人民币/林吉特报0.60509,上调58点;瑞士法郎/人民币报6.8117,下调109点;新加坡元/人民币报4.9343,下调138点。
北京时间9:30,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6.6430/80;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6.63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