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8月12日讯——中国汇改已满1周年,不过接受彭博社采访的策略师及分析师称,即使人民币即将于10月1日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但人民币离完全可自由兑换仍有很大差距。人民币预言家瑞典商业银行经济学家Bjarke Roed-Frederiksen称,人民币距离真正的自由浮动还需要10年的时间。
瑞典商业银行(Svenska Handelsbanken)经济学家Bjarke Roed-Frederiksen称,如果完全自由浮动意味着完全自由兑换且完全没有资本方面的限制,也完全没有外汇干预,那么,人民币自由浮动在接下来的5到10年内都不可能实现。
尽管IMF认可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由使用,并决定于今年10月1日将人民币纳入SDR,但是中国央行依然没有放松对人民币的管制,哪怕央行承诺会更多的让市场发挥其作用。市场怀疑央行在人民币波动与其目标不符之时,央行对“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干预,此外,这1年来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贬值也被视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人民币若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储备货币被市场认可,市场认为中国央行有以下障碍需要解决:
交易限制
背景:根据规定,人民币交易价围绕当日中间价上下2%区间内浮动,这使得央行得以控制去全局。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称,中国汇改的下一阶段,就是中间价作用的淡化甚至取消。当局需要训练市场承受人民币大幅波动。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区环球市场交易部董事总经理何昕称,中国在逐步淡化人民币中间价的作用之前,还需3到5年的时间来拓宽人民币每日交易区间及交易时间。中国应该加大市场力量在中间价定价方面的角色。
市场干预
背景:尽管中国当局一再强调汇率浮动会更为自由,但自去年811汇改起,市场一直怀疑央行实际上是增加了对市场的干预。继上月人民币自2010年来首次跌破6.7之后,央行连续几个交易日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市场怀疑情绪再度被点燃。今年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贬值约6%,使得外界关于央行指导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走弱复兴出口的讨论沸沸扬扬。
Roed-Frederiksen称当前人民币为自由兑换所作出的改变依然很小。也许央行干预力度变小,且不那么频繁了,但是干预仍在且目的不仅仅只是平缓波动。
AllianceBernstein LP基金经理Brad Gibson称,人民币自由浮动是一项中期的发展进程,在达到这一阶段之前,中国央行不会放松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抑制资本外流
背景:2015年资本外流规模预计暴增至1万亿美元,央行加强了对跨境交易的审查,并停止发放居民通过QDII项目在海外市场投资的配额。为避免人民币无序贬值,当前央行丝毫不敢放松对资本外流的控制。
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尚不足,对于国际资本来说,进来中国不是问题,可是进来之后想出去却很难,受资本外流控制和人民币贬值影响,6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份额降至1.72%。
周三(8月10日),中国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摩根大通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称,一个真正的储备货币需要自由的跨境流动,同时全系列的衍生品对于外国投资进行对冲十分关键。中国央行需要提供更多的外汇产品如外汇掉期等,同时需要拓宽债券抵偿增加市场流动性。
在岸及离岸人民币价差
背景:人民币存在在岸和离岸两个不同的报价,去年12月IMF发布报告称,人民币在岸及离岸价差距令人民币的使用更具挑战性。今年1月中国央行连续8个交易日下调人民币中间价,人民币贬值忧虑重燃,资本外流加速,在岸及离岸人民币价差扩大至前所未有的2.9%。
招商银行称,挑战中国央行的权威,做空人民币是不明智的,因当局会管理市场情绪,任何的贬值都会是循序渐进的。
澳新银行研究主管Khoon Goh称,最终的目标应是统一在岸及离岸汇率。但在这之前,在岸人民币应实现自由浮动,取消汇率管制,并延长交易时段至24小时。一旦实现了自由浮动,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股市及债市
背景:中国股市和债市要被纳入全球指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浮动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6月明晟公司第三次拒绝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拒绝理由之一就是根据现行规定,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此项限制对投资者需要兑付客户资金赎回时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障碍。虽然中国决策者已经拓宽了海外资金进入6.4万亿美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但是投资者仍然指出当前存在诸多限制,比如禁止在岸外汇交易,税收规定不明确以及汇出利润存在限制等。
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市场,而部分结果已经显现。周四(8月1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2.69%,录得自2009年来新低,6月境外投资者持有在岸债券增加477亿元至7640亿元。中国央行逐步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施罗德投资(Schroder Investment)亚洲固定收益主管Rajeev De Mello称,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债券收益率非常低甚至已经为负,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相当的收益率补偿,同时如果改革到位的话,还可以提供很好的流动性。目前债券投资者可利用的在岸人民币外汇对冲的工具依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