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上调275点,报6.6255。在岸人民币开盘上涨19点,现交投于6.6340。亚市盘中,离岸人民币短线震荡,盘中上涨53点,现交投于6.6374。两岸人民币价差34点。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称,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09:30
在岸人民币开盘上涨19点,现交投于6.6340。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
亚市盘中,离岸人民币短线震荡,盘中上涨53点,现交投于6.6374。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
宏观消息:
1、央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规模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2、央行周三进行800亿7天期逆回购,当日有550亿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50亿,连续4天净投放。
3、银监会: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437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52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与上季末持平,结束“11连升”;商业银行净利润8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
4、美国6月份的职位空缺数从5月份的551万攀升至562万,但仍低于4月份创造的历史最高值584万。6月份的受聘人数为513万,高于5月份的505万。
机构观点:
1、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尽管人民币依然面临贬值压力,但近期中国央行似乎希望人民币汇率能守住6.7整数关口。此举无形间是向市场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央行可能一方面正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设定下限,以此扭转市场看跌人民币情绪;另一方面也是有意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推动人民币在加入SDR后更快地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下一步人民币汇率改革采取一次性贬值到位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也没必要。目前中国经济现状以及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的情况均良好。其中,从国际收支状况来看,我国的进出口呈现顺差态势,特别是货物贸易,此外,我国进出口目前处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阶段,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并不是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竞争力。
3、国泰君安:当前汇率的驱动因素在外部,内部看外汇储备延续小波动格局,资金外流压力温和。短期海外市场的政策预期落差可能会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不过,全球“再宽松”背景下美联储难以“独辟蹊径”,6.70关口支撑仍在,“G20峰会”等重大国际事件也即将到来,人民币短期下跌后仍会以稳为主。
汇金中间价播报:
美元/人民币报6.6255,下调275点;欧元/人民币报7.4196,上调163点;港元/人民币报0.85418,下调35.2点;英镑/人民币报8.6280,下调403点;澳元/人民币报5.1113,上调66点;加元/人民币报5.0723,下调133点;100日元/人民币报6.5513,上调161点;人民币/卢布报9.7852,上调502点;新西兰元/人民币报4.8286,上调577点;人民币/林吉特报0.60276,下调6.6点;瑞士法郎/人民币报6.8047,上调207点;新加坡元/人民币报4.9453,下调80点。
北京时间9:30,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6.6320/61;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6.63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