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冷热不均
投资者们长期以来所担心的中国经济硬着陆已出现在中国辽宁一带。
作为在中国东北部的一个省,随着中国工业的全面紧缩和煤炭行业产量过剩导致的没落,辽宁经济在2016年上半年萎缩了1%。
然而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经济发展的困难暂时还是局部性的。在2016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的31个省份中,还有15个省份的经济处于增长阶段。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已成为历史(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但仍有3个省份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重庆当仁不让的成为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下图从左到右分别为重庆,西藏,贵州,全国平均,山西和辽宁的2016年一季度增长

上图中的数据表示,房地产业正在稳步回升,财政上的支持也让经济在原先的驱动引擎失效的情况下得到了有效缓冲。因此,从现在来看,中国经济还是处于稳定当中。决策者们现在认为使用为地区量身定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比使用针对全国性的经济刺激政策要更加适合当前经济,也不会使现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出现过量泡沫,过量投资,或造成较大流动性风险。
对症下药是关键
中国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就一直维持利率不变,并且通过银行渠道来资助特定的,政府批准的项目。同时,政府经常采取隐形的财政刺激措施,将资金投入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用来支撑部分地区的就业。
中国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在本周三(8月3日)呼吁政府应在今年内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降低经营成本,促进投资。并且应同时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在缩水压力下的政府支出变得更为有效益。
由于私营板块对固定收益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可以衡量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它被称为最好的衡量商业信心的方法。在此增长率下滑了2.8%后,政府正在向各地派出政府官员来寻找增加私营板块对固定收益资产投资的方法。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研究员,任泽平说过:“民间投资下降、国有投资上升,本质上是新一轮国进民退。改革开放38年来的实践表明,在竞争性领域私企比国企更有效率,新一轮的国进民退表明全社会投资效率正在大幅下降。”
重庆:双位数的增长
重庆,作为一个内陆的省级城市,是四个直辖市之一。公布了上半年令人羡慕的10.6%的经济增长率和10.2%的工业产出增长率。
青海:用政府来弥补私人投资减少
中国西南部省份青海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私人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8%。然而,随着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加大支出,因此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2%。
如今,其他的省份也在奉行类似的战略。内蒙古和山东在今年对公路,铁路,电信网络和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提升了两倍。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广东,错失了政府的大力援助,虽然在房地产和个人投资上超过了别的地区,但是在私有板块的投资上却只增长了3.4%。

北京,上海:走上后工业化的道路
正如上图所示,在上半年的房地产销售复苏并没有转变为全面的房地产投资的回升。现在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并不明朗时变得越来越谨慎。
北京的权威机构似乎对北京的后现代化进程相当的满意。当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厂的产量仅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上海,工业生产总值减少了4.4%。北京和上海同为国际化超级大城市,服务业都占据了经济的三分之二,它们正在减少对环境会产生污染的公司以净化环境。
黑吉辽:同样的东北 不一样的故事
在全国经济表现最差的辽宁省,今年上半年工厂产量下降了7.7%,促使工人大批量外流。

然而辽宁电视台还在试图从好的那一面来报道。“相比于全省1%的经济收缩速度,他们只报道了3.2%的服务业增长,比全国GDP增长率高了4.2个百分点。”
但是同时,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却开始了触底反弹。与辽宁省和朝鲜接壤的吉林省,自2013年以来,得益于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第一次取得了与全国经济增长率相当的好成绩。工业上的良好表现同时也得益于大量的减少过剩产能和国有企业的较佳表现。
黑龙江,作为另一个与辽宁接壤的省份,还没有公布经济数据。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一旦某个省份的表现糟糕,他们将会趋向于推迟经济数据的公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