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的钱躺在账上却没处花。
中国经济扩张正处于四分之一个世纪来最疲弱的时期,投资机会如此稀少,二季度中国公司持有现金及活期存款环比上涨18%,录得6年来最大涨幅。根据彭博社数据,二季度中国公司(银行及券商除外)活期存款高达1.2万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

(中国公司活期存款)
尽管当前还有其他更为糟糕的问题,但中国公司持有持有过多现金活期存款令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倍感挫折。公司没有足够的信心投资新项目,政府为刺激增长往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同时,股东们更希望看到公司更多的分红或是进行股票回购,不管怎么样都比钱躺在账上不动的好。
汇丰控股驻香港亚太股票策略主管范德林德(Herald van der Linde)称,这是一个越来越大的议题,现金及活期存款成为争论的焦点。
在过去的25年中国一直是一个十分进取的国家,这也带来了多年的增长繁荣,但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却从创业转向了守成。但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降至7%以下,和数年前两位数的增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心态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去年,中国私人固定资产支出增长率最高触及10%,但是今年上半年却放缓至2.8%,创历史新低。
德意志资产管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驻香港亚太区首席投资官Sean Taylor称,中国企业投资者的“司机”不在这儿。
但是不是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有足够的现金或活期存款,部分公司没有足够的钱,今年至今已经爆发17起债券违约,是去年总数的两倍多。旧经济板块公司,如工业、能源和原材料企业很难保留足够的现金余额,而新经济板块如消费和科技行业现金和活期存款余额大量膨胀。
债务忧虑
部分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建立反映出公司高管担心随经济增长放缓,为债务进行再融资会越来越困难。彭博数据显示,下半年中国公司将有3万亿元(折合4520亿美元)债券到期。
丰盛融资(Ample Capital)的Alex Wong称,对于高杠杆的公司,这是他们保持谨慎的一个好理由。目前股市一蹶不振,债市同样半斤八两,进行新的融资十分困难。
中国不是唯一一个存在公司现金和活期存款暴增问题的国家。去年日本公司持有现金和活期存款同样创记录新高,表明他们并不相信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能够复苏经济。
但是中国公司现金和活期存款的累积速度尤为突出。彭博数据表明,二季度中国公司现金及活期存款环比飙升18%,日本公司增速为13%,美国5%,欧洲1%。

(中国公司持有现金及活期存款环比增速)
如果中国政策制定者们能够将政策落到实处,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公司将乐于将这些钱投入实际运营。今年央行总共已投放9.8万亿元流动性,但是官方PMI数据表明制造业仍在进一步收缩,而服务业扩张速度低于5年平均水平。政府被迫采取措施刺激当前疲软的经济,上半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
里昂证券中国(含香港)策略主管Francis Cheung称,“中国政府竭尽全力尝试通过投资推动经济,但是私人板块无动于衷。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
Partners Capital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Ronald Wan称,如果财务健康的中国公司无法找到有前景的项目,他们应该将钱返还给股东。
增加分红是安抚投资者的手段之一。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除银行以外的注册地在中国的公司预期股息收益率为1.6%,而MSCI亚太指数(不包括银行)预期股息收益率为2.7%。
Wan坦言,如果公司将所有的现金都拽在手里而不是分配给股东成为一种趋势的话,在判断A股吸引力时投资者需要三思。Wan表示他可以看到背后的原因,但是投资者肯定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