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原油市场再度吹起逆风。周三(7月27日)公布的7月22日当周EIA原油库存意外上涨,与市场预期背道而驰,国际原油应声下跌,WTI原油目前在3个月最低水平附近徘徊。近期原油期货疲弱的背后是供需基本面。
截至周三,WTI原油期货7月已下跌逾12%。
回顾6月8日,WTI原油触及51.03美元/桶的年内高位,较2月11创下的26.21美元/桶的低点将近翻倍。
不过短短7周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趋势的逆转使得摩根士丹利的行业专家们称当前“局势堪忧”,且他们预期油价近将开始新一轮下跌,下半年油价可能会跌破35美元/桶。
在周日(7月24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供应和产出下降带来的支撑已经消退,中断的供应持续恢复,成品油严重过剩,缺乏成品油需求导致原油需求下跌,关键产品需求增长正在减速。摩根士丹利预期GDP增长率低于市场共识,宏观风险及原油市场较高的多头仓位增加下行风险。
摩根士丹利指出汽油和馏分油供给严重过剩,而需求正在逐步减少,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Adam Longson领导的研究团队称,成品油过剩和市场份额竞争打压原油。炼油商原油需求超出实际需求表明成品油市场过剩严重。
科威特工人罢工、加拿大油砂田野火和尼日利亚武装袭击引起的供应中断曾是突出的问题。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对油价的支撑减退,当前成品油供应过剩,美国成品油库存持续增加,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忧虑成为市场主旋律,原油市场受挫起源于此。
但是,将目光放到基本的供需因素之外的其他地方,美元也是导致WTI原油期货6月8日触及高位之后一路走低的罪魁祸首之一。自那时起,美元甚至近3.8%,而原油下跌约17%。

德意志银行首席全球策略师Binky Chadha称,全球经济增长短期内并不会对石油市场产生实际影响,原油很大程度上随美元波动而运动。Chadha称全球经济增长、原油期货估值和美元是影响油价走势的三个主要变量。
美元和油价方向运动并不令人意外,但是美元对原油打压这么深令人瞩目。
商品期货价格和美元呈负相关关系。有一个经常被引用的理论基础是,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期货,如原油对于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样引引发油价波动。如英国脱欧导致风险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石油市场和全球股市陷入动荡之中。
商品期货交易公司Tyche Capital Advisors高管Tariq Zahir指出,美元总会影响原油。美元走强痛击原油,哪怕基本面能够提供强健支撑。
Zahir,在这个基础上,在加上美国活跃油井增加,尼日利亚和加拿大石油生产恢复,供应水平达到创纪录的高位,美元已经不仅是痛击原油,根本就是火上浇油。
周三公布的EIA库存数据不仅未能雪中送炭,反倒雪上加霜。截至7月22日,美国原油库存增加近167.1万桶,汽油库存增加45.2万桶,强化汽油库存高企的观点,尽管当前美国正处于夏季驾车高峰,汽油库存不减反升,拖累原油市场。
巧合的是,1月Longson在另一份报告中也提到美元对油价上升趋势存在威胁。Longson资产,在供给过剩市场原油无内在价值,对美元波动十分敏感。
原油市场与供给过剩的忧虑的搏斗似乎已成为基本动态,尤其是周三美联储选择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不过美联储提到了近期经济环境改善,暗示最快可能9月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