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没用 中国银行离岸业务瓶颈待突破

2016-07-26 16:23 来源:有钱也没用 中国银行离岸业务瓶颈待突破
本文共791.5字  |  预计阅读: 3分钟
汇通财经讯——受益于低融资成本,中国在海外资产市场的狩猎对于境内银行来说就像得了一笔以外横财。但是随着美国加大对离岸交易的反垄断审查,这些国内贷款人的熊熊野心受到了天花板的阻碍。Freeman Consulting Services数据显示,今年亚太地区(日本除外)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前十排名中,5家中国银行榜上有名。但事实上热衷于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乐于通过境内贷款人获得资金,然后聘请西方金融机构担任顾问。
汇通财经APP讯——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受益于低融资成本,中国在海外资产市场的狩猎对于境内银行来说就像得了一笔以外横财。但是随着美国加大对离岸交易的反垄断审查,这些国内贷款人的熊熊野心受到了天花板的阻碍。

Freeman Consulting Services数据显示,今年亚太地区(日本除外)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前十排名中,摩根士丹利夺得桂冠,5家中国银行同样榜上有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国泰君安证券、工商银行、中信建投证券榜上有名)

美国和欧洲银行多年来在香港证券发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过去大部分中国贷款人不得不限制离岸业务。近期,他们开始借中国并购潮的爆发拓展业务。

举例来说,海南航空以60亿美元对价收购英迈(Ingram Micro)时,选择了中信银行作为顾问。在去年9月收购Avolon时则雇佣的是摩根士丹利。中国化工提出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Syngenta)之时,至少聘用了三家中国银行。

但是不管问谁他们都会说中国机构扮演的主要角色仍然是融资人而不是顾问。

在美的正在进行的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Kuka的收购案中,中国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美的提供了过桥贷款,担任顾问的则是摩根士丹利。与之类似,当初安邦竞购喜达屋时,中国建设银行提供融资,咨询服务则由PJT Partners提供,但最后关头,安邦选择退出收购。

对此华尔街投行或许松一口气,至少事情还有缓和余地。香港市场IPO业务带来利润已不及5年前丰厚,兼并收购业务收费在盈利中占比越来越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棕:进行中或是已完成交易 绿:终止交易)

今年并购是亚洲市场的亮点,商业信息服务商Coalition数据显示,今年亚洲并购业务收费上涨15%-20%,同时受股票承销业务增长乏力拖累,投资银行业务收费出现相同比例的降幅。

对于中国贷款人而言,仅靠掏腰包无法增加其长期影响力,尤其是面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设置重重阻碍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已有至少210亿美元由中国收购人发起的收购案宣告终止,是2009年以来失败并购金额最大的半年。

正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挑战,热衷于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乐于通过境内贷款人获得资金,然后聘请西方金融机构担任顾问。想要终结华尔街对亚洲市场的统治永远不会那么容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精选文章

行情

欧元美元 1.1364 0.0086 0.76%
英镑美元 1.3534 0.0116 0.87%
美元指数 99.12 -0.82 -0.82%
美元人民币 7.18 -0.03 -0.36%
美元日元 142.56 -1.45 -1%
现货白银 33.485 0.464 1.41%
现货黄金 3,359.90 65.34 1.98%
美原油 61.76 0.56 0.92%
澳元美元 0.6495 0.0085 1.32%
美元加元 1.3729 -0.0127 -0.92%
上证指数 3,348.37 -31.82 -0.94%
日经225 37,160.47 174.60 0.47%
英国FT 8,717.97 -21.29 -0.24%
德国DAX 23,629.58 -369.59 -1.54%
纳斯达克 18,737.21 -188.5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