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所以货币都以美元为基准度量,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如此。
但现在在亚洲,货币兑人民币和兑日元汇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该地区两大经济巨头经济增长放缓,对于该地区的政策制定者而言,实在是件糟糕的事情。
货币兑美元汇率仍然是最广为人知的参考标准。上周,离岸人民币最低触及6.7045,录得逾5年最低水平。
同时,日元汇率最低触及107,自7月初101.3的高位下跌5.3%。这两个币种对于亚洲其他地区来说十分关键,因其在亚洲各国的贸易结算中占比在25%-45%之间。从贸易权重基准来看,韩国对人民币和日元波动最敏感,印度则是最不敏感的。
从更长的时间框架来看,中国和日本希望人民币和日元贬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正当理由的,不管是从名义汇率还是实际汇率角度看,这两种货币都是亚洲货币中升值幅度最大的。
美银美林称,在2014年8月到今年6月期间,美元逐渐走强,而贸易加权人民币实际汇率上涨8%,名义汇率也录得相似涨幅。
在同样的时间段里,日元实际汇率上涨5%,名义汇率上涨8%。
这使得亚洲其他国家在改善贸易方面面临重重阻碍,即使是他们的贸易伙伴十分强大之时。
随着后脱欧时代压力减退,政策制定者可指望资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目前资金规模与之前的峰值水平相距不远,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仍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
但投资者应开始关注人民币兑日元汇率波动。日元在中国一篮子货币中比重很大,据野村证券分析师估算,在过去的两周里,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波动可用人民币和日元的相对波动来解释。
美元在全球思维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市场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亚洲两大主导货币:人民币和日元的相对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