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焦点很快会再度转回中国。中国信贷环境宽松,贷款持续增长,投资者热情受到刺激。经济学家预期似乎已被击败。但研究机构Lombard Street Research称,尽管中国央行加大货币供应量,但在保持流动性宽松环境方面遭遇滑铁卢。

中国已陷入流动性陷阱。市场极为清楚中国央行的挑战是增加货币供应刺激私人投资,而Lombard分析师 Michelle Lam则指出当前的资金注入规模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在周一(7月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Michelle Lam写道,上半年中国央行注入流动性远超资本流出量,但是从广义货币供应量来看,中国货币环境相比去年同期恶化,M3跌至2013年至2014年水平以下,且未达政府设定目标。
Lombard在计算M3时是以官方统计的M2数据为基准,再加上银行的债券储备和境外负债。
尽管在最近的几个月中,狭义货币,即M1持续增加,但广义货币增长出现分化。
Lam认为,私人板块对M1的增长反应越来越迟钝,增加的狭义货币要么被存起来,流动性被囤积,要么被用于改善资产负债表。
Lam表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增长之间的分化凸显了当局在刺激投资增长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央行持续向市场注入资金,但公司投资意愿很低。刺激政策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只是一次性的,几乎没有产生二次效应。货币并没有实现多次循环传导。

(贷款需求疲软)
中国央行不公布M3数据,而代之以社会融资总量(TSF),该流动性指标能更好的覆盖影子银行活动。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63万亿元(折合2440亿美元),5月增量为6599万亿元。
尽管TSF指标被广泛使用,但许多分析师称该指标存在缺陷,不能正确衡量中国货币环境。该指标没有纳入地方债,且重复计算货币创造及其使用。举例来说,如果个人从银行贷款100美元然后投资公司债,TSF数据显示增加200美元现金流,但是Lam指出,实际上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信贷创造只有100美元。
汇丰控股发布更为乐观的报告,周一该公司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推动货币环境改善,6月该公司中国货币环境指标录得过去5年中最佳水平。
但Lam认为,结合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情况来看,最终结论恰恰相反。据高盛分析师预计,6月资本外流规模达490亿美元。
换句话说,Lombard的广义货币增长指标是比M2和TSF更好的货币环境测算指标,而该指标已经恶化。这表明中国央行今年还会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小贴士:货币供应量指标
M0=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