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美股连连创下新高,在过去7年中,这大概是最值得庆祝的时刻了。但是投资者也不要忘记4个月之前人民币暴跌给美股带来的威胁。
去年8月和今年1月人民币大幅贬值,重挫美国股票,当时的人民币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超级大反派”。人民币的贬值意味着流动性的终结,全球主要经济增长引擎出现失灵,追逐风险的投资者面临更高的机会成本。
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3月,美元兑人民币曾录得6.45,现在人民币已自当初的高位下滑3.3%。今年年初标普500指数一度暴跌达11%,当时人民币大幅走弱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最近情况却截然相反,自英国脱欧以来,因市场怀疑美联储将推迟加息,加上近期美股财报多数公司数据靓丽,标普500指数暴涨8.6%。
自历史上第一次牛市出现以来,从未有过标普500指数冲上新高而人民币却在之前的3个月中贬值超过3%的记录。

Cantor Fitzgerald股票部门联合主管兼首席市场策略师Peter Cecchini称,“英国脱欧带来的意外影响是央行推动的反弹压倒了对中国等问题的忧虑。在去年8月和今年大部分时候,人民币和美国股市走势基本同步,这其中或许存在某种英国关系。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一次人们却不在意这一点了。”
去年夏天美国股市动荡不休,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放缓,同时中国央行8月出人意料的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带来巨大冲击,当时市场焦点全部集中在中国经济健康问题上。同样的,今年年初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司盈利情况和全球经济增长等问题打压投资者热情,标普500指数一度暴跌11%。
1月人民币暴跌引发市场动荡,中国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预,人民币企稳,但3月过后,5月人民币贬值近1.7%,录得去年8月过后最大得福。去年8月11日至12日两天,人民币大幅贬值2.8%,自那时起到1月底,人民币贬值4%。
而彭博美元指数已自5月低点反弹3.6%。Bloomberg Intelligence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McDonoug称,中国经济增长疲软挫伤人民币,市场未出现之前那样的恐慌并不意味着投资者清楚这一点。
McDonough还是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经济研究全球主管,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对中国当局来说恰恰好的场景是: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减弱,央行改善与市场够沟通,中国资本市场企稳等等。但是不管怎样,随着政策制定者口头保证的稳定和缓慢贬值的现实之间落差越来越明显,另一轮恶性贬值的风险一直存在。
在谈论近期市场表现时,汇丰银行认为出现像1月那样的混乱的可能性很小。高华证券认为到年底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将走强。其中一个可能是中国改善了与市场的沟通,在防止恶性贬值和资本外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因而缓解了投资者的焦虑之情。
还有一个说法是股市的反弹不仅仅基于对中国经济状况的判断。除了有五分之一的公司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下滑,基金经理在2016年还经历了一些列引人关注的地缘政治动荡,从英国脱欧到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
Jonestrading Institutional Services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O’Rourke称,中国只是美国面临的所有国内和国际动荡中的一环。还有很多人之前一直在耐心等待回调,在近期疯狂的市场里他们显得尤为冷漠,但是近期美股屡创新高迫使他们重新分配资金。
不管近期市场表现多么疯狂,投资者恐怕还需多一分冷静多一分谨慎,市场情绪的转换是很快的,小心不要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