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7月14日)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及会议纪要,目前市场预测英国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或至少释放信号表示英国降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缓和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
但英国央行官员和众多经济学家已经郑重警告居民个人和企业:不要指望货币政策完全抵消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
多管齐下稳经济
英国央行行长在英国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之后一直以高调姿态示人。公投结果出炉几个小时之后,英国央行就宣布已经为银行系统准备好至少2500亿英镑(折合3250亿美元)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两周之后,英国央行宣布放松银行业资本要求。
卡尼于6月30日表示“英国经济前景已经恶化,今年整个夏天将陆续推出多项宽松货币政策。”
脱欧公投之后英国央行多管齐下表明央行官员已经预见到未来经济将面临多项挑战。周二(7月12日)卡尼在向国会做证词时提到,近期英镑的暴跌,英国房地产交易降到冰点,表明公投之前提到的撼动金融稳定性的风险已经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
早在5月的时候英国央行就曾发出警告,脱欧将给英国经济蒙上不确定性的阴影,消费支出和投资都将放缓。卡尼甚至提到,“英国有可能陷入技术性衰退”,也就是说英国工业产出至少出现连续两个月的下降,同时英镑贬值进口价格上涨将引发通胀。
包括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内的各大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任何英国脱欧打压全球经济的信号。
货币政策非万能灵药
Investec经济学家Victoria Clarke坦言,“其中一个不确定性就是事情究竟能糟到什么地步。”
许多经济学家预测最快周四英国央行将为支撑经济增长再度采取行动。自2009年3月起英国基准利率就一直维持在0.5%的水平,录得逾300年最低水平,现在市场预测本月英国央行将下调基准利率至0.25%。
经济学家预测,如果本月英国央行官员不采取行动的话,将会释放计划8月降息的信号。届时将有更多数据支撑他们的判断。
法国巴黎银行高级欧洲经济学家Dominic Bryant认为推迟降息的可能性不大。Dominic Bryant称,“英国央行官员的观点是,英国经济刚刚遭逢暴击,他们需要为信心提供支持。”
经济学家称,如果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英国央行将采取更进一步的宽松政策直到2016年底。继续降息或是恢复债券购买项目均有可能。
英国央行官员再三重申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灵药。特别提到的是,央行解决不了关键的政治问题,如英国未来能否获准进入欧盟单一市场,这些问题将对英国国内支出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英国经济学家Peter Dixon认为,货币宽松加码无法给经济提供足够的驱动力。
小心适得其反
前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DeAnne Julius 则表示,现在更好的选择是保持利率稳定。Julius称,在当前的环境下,降息或扩大量化宽松规模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降息将进一步侵蚀银行利差空间,银行贷款意愿降低。此外,英国养老金部长罗斯·奥尔特曼(Ros Altmann)也指出,量化宽松使得长期利率更低,按目前的固定收益计划,这将推高公司养老金债务。养老金成本上升将削减可用投资资金。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公司都会重现评估其战略,承担额外风险意愿降低。
居民个人的反应同样会带来麻烦。对于五、六十岁即将退休的人来说,利率降低意味着他们需要为退休存更多的钱。有人认为股市能从量化宽松中获益,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他们完全有理由保持谨慎。
此外,英国降息将进一步打压英镑,英国金融稳定性将面临更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