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英国举行公投之后美元暴涨,一系列非美货币开始走软。人民币也是如此,而人民币此轮贬值并未像之前那样引发市场恐慌和大规模资本外流。部分经济学家称人民币存在贬值基础,不仅是因为脱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
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后两周里,人民币中间价下调幅度达1.6%,成为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在今年一月的第一周,人民币贬值1.9%,去年8月,人民币曾在短短两天之内贬值3%。
相较而言,本轮贬值并未向上次一样引发股市和债市联动反应,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周四(7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意外增加134亿美元至32051.62亿美元,好于预期,创2015年4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不过该数据只体现截至英国脱欧公投结束一周后的数据。
尽管6月数据表现亮眼,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们仍警告称如果人民币继续以这样的速度贬值,将刺激个人或公司再次将资产转移至国外从而达到保值的目的,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将快速侵蚀外汇储备。据分析师估计,2015年中国资本外流规模在7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规模内。花旗银行预测今年中国资本外流规模将达到5732亿美元。
新加坡券投行(UOB Kay Hian Holdings Ltd.)中国经济学家Zhu Chaoping称,如果央行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要控制资本外流将更加富有挑战性。Zhu认为,6月中国外汇储备意外上升体现控制资本外流的成果。
周四,在岸人民币收涨172点,报6.6832,结束四连阴。较年初下跌2.5%。截至北京时间周五11:15,在岸人民币报6.6871。

分析师称,部分出口商已经开始囤积美元,并将公司收入存放在海外银行,这意味着外汇流入减少,中国美元储备将受创,这还会导致银行缺乏足够资金用于放贷。
但是许多交易商和投资者也表示,中国外汇中间价定价机制更加透明,且央行改善与市场的沟通,这缓轻了人民币贬值带来的紧张感。
今年年初,中国央行开始采用一套系统,本质上允许央行在进行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时锚准美元或者一篮子货币。如果美元走软,央行倾向于保持人民币持平甚至小幅走高,同时人民币相对于一篮子货币走低;如果美元走强,就像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发生的,央行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同时试图控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幅度。
安本资产管理(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宏观分析师Lee Jin Yang称,“回到数月之前,市场还一直担心央行回像去年8月一样对人民币进行贬值。但是现在央行会就政策方向与市场进行沟通,投资者不再那么恐慌。”

中国一方面加强对资本外流的限制,一方面也在创造环境方便资金流入。瑞银集团估计,近期政策收紧使得资本外流规模由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每月1500亿美元以上降低到每月400亿美元。
不管怎样,中国有多重动力阻止人民币长期过快贬值。九月,G20领导人齐聚中国召开峰会,人民币过度疲软将引来贸易伙伴不满。此外,人民币贬值蚕食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潜在打击。
央行官员及顾问称,美元涨势长期维持的可能性不大,当美元开始走软的时候,人民币掉头向上的时机也就到了。一名央行官员坦言,“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空间加大,但是人民币仍将稳定在一定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