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囧闻第323期:
今晚小编上班又迟到了,因为欧洲杯在半决赛之前又迎来两天的休战期,小编好不容易可以在晚上安心睡个好觉,结果一不小心就睡过头了……当小编带着惺忪的睡眼匆匆忙忙地走进地铁4号线的车厢后,过了好一会儿,感觉不太对头,才突然醒悟原来自己竟然搭错了驶往另外一个方向的列车!考虑到工作日早高峰期间交汇站换线人流实在太多了,小编决定继续按兵不动——反正地铁4号线是环行线,哪怕绕上一圈也能到达目的地。至于游车河所耗费的时间成本,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小编终于姗姗来迟回到公司后,免不了要给部门的同事说起早上的诡异经历,结果还引发了大家的诸多吐槽。很多外地过来上海发展、甚至已在上海居住多年的同事普遍都觉得地铁4号线实在太坑爹了!于是小编跟大家说,只要记着内圈表示顺时针运营,外圈表示逆时针运营,这样就不会搞错了。然后不少同事都问道:顺时针和逆时针到底怎么区分?小编闻之,差点要晕倒了! 不过也确实,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手机或者电脑来看时间,不戴手表不看钟,以至于连物理老师也抱怨现在的小朋友都分不清什么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了。无怪乎有传闻说什么很多IT科技行业创新大咖,在家里都不让孩子玩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种高科技的东东,还争相把孩子送去没什么高科技设备、反而鼓励小朋友动手动脚动脑的田园牧歌式私立学校,从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
不过有句话就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再怎么想象与创新,都逃不过相应的规律,其中也包括所谓经济学规律。说到这里,今天早上的离奇经历让小编不能不想起传说中的美林时钟。回顾大类资产轮动的历史,所谓的美林投资时钟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历史上美国大类资产轮动的规律,完整地展示了在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当经济从衰退逐步向复苏、再从过热转向滞涨时,股票、债券以及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轮流领跑的状况。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大类资产走势实际上已经摒弃了美林投资时钟的资产轮动模式。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债市—股市—大宗商品的资产轮动彻底被打乱了:经过2009年初的触底后,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一波延续至今的股债双牛格局;大宗商品则结束过去长时间的超级周期,开始进入缓慢下行通道。于是这年头,很多一知半解却盲目追捧所谓西方先进理论并试图东施效颦的中国投资者,哪怕把美林时钟的轮动规律玩成了电风扇的节奏,也难逃高位被套的命运。即便如此,充满阿Q精神的天朝投资客还是坚持认为,按照资产轮动的循环规律,总有一天自己所投资的产品会重新受到热捧的;现在套牢就当作囤货,届时再出手就可以赚个盘满钵满。至于何时才是解套出手呢?搞不好就是下一个猴年马月了……
其实从很大程度上,美林投资始终理论已经失效了,因为现在经济周期已经不能预测或反映金融周期。当知名投资银行美林在21世纪初推出相关理论时,所依据的是1973至2004年期间美国的经济金融数据。因此这一反映资产轮动周期的投资理论正是建立在经济主导金融的基础上。但自从2008年由于雷曼兄弟倒闭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各大央行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扰乱了原来的经济金融传导机制。在经济复苏动能尚未修复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信贷端,大量流动性直接转入金融市场,推升各类金融资产价格,所谓的美林投资时钟理论也就失去其前提逻辑基础。
而对于日子过得紧巴巴、每月工资交了房租或者贷款后便所剩无几的“白领”阶层而言,在全球金融市场因为受到英国脱欧等事件影响而急剧波动、避险情绪高涨之际,也许还是现金为王持币观望的态度最为稳妥。而且按照网络上流行的说法,这年头可谓“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与其所谓的通胀预期吓怕而盲目投资,搞不好还血本无归,还不如就像小编的那位女助理,因为支持的球队被淘汰出欧洲杯四强而心里憋屈得很,实在无从发泄,干脆就叫外卖请大家吃下午茶好了。毕竟对于既买不起房也不敢创业的小老百姓而言,最能为国家GDP贡献的地方就是积极消费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编的那位助理那样想得开,比如小编本人就笃信所谓的“财务保守主义”,量入为出,现金为王。虽然,在全球央行毫无节操一起放水的年代,存款利率永远跑不赢货币供应量扩张速度,按某些“砖家”的说法也是:只有傻子才存钱,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惶惶不安捂紧钱袋的人还是多数。于是,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这就是经济上不去的的根源:大家没有消费意愿,导致社会产品滞销,企业产品滞销了之后利润率下降,导致大家更没钱消费……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之前20多年间日本经济一直无法走出的恶梦,现在眼看就要扩张到全世界了。这能让经济学家们不心急如焚吗?但为了未来的“不时之需”存钱,是人类的天性,不能指望人人都像小编的助理那样今朝有钱今朝花,明日没钱问人借……所以,这是个死结。
当然,世上万事难不倒天才的经济学家。既然利率那么低,大家还是喜欢存钱,那么就索性釜底抽薪,来个“负利率”政策!也就是存钱不光不给利息,还要收取现金保管费。其实,在银行这个事物最早出现在地球上时,存钱确实是要收取保管费而且没有利息的,比如,小编去年就在意大利锡耶那参观过全球最古老银行Monte del Paschi di Siena的总部,还特意就地温习了这段金融史。但不久之后,储户们就发现,银行并不是真的在充当“保险箱”给自己代管钱财,而是收到了钱之后就转手借贷给了别人收取利息,世界上哪有两头收钱这样的好事呢?于是,大家就都不去银行存钱了,这迫使银行改变了经营策略,用利息吸引储户的资金,而借贷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才变成了银行真正的毛利……
显而易见,日本和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是颠覆了近代以降500年来的金融基本常识,仿佛让大家又穿越回了中世纪,但群众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大家得想个让自己的辛苦钱继续保值的办法。于是,在日本央行年初祭出了“负利率”之后,有一样东西就卖火了,那就是——保!险!箱!与其把钱存进银行还要被收管理费,还不如在家自己保管。把现金放在自己身边,才最有安全感。或者,干脆也把“中世纪”思维进行到底,把纸做的现金兑换成真金白银再锁进箱子里更加安全。因为金银不怕火烧霉变,不怕鼠咬虫蛀,更不会生锈(除非是骗子公司健力宝送给奥运会冠军的纪念金罐)。所以,在英国脱欧这样的风险事件发生之后,现货黄金和白银的行情是最受人瞩目的,因为,无论金融行业如何“创新”,最抗风险还是真金白银……
顺便一提,保险箱这个词,在英语就叫作Safe,和“安全”是同一个词,变成复数是Safes,而不是Saves,后者是存款的意思。从字根字源的沿革演化也能看出:户头上有钱,心里不荒,储蓄给人带来安全感的思维是多么根深蒂固。碰巧的是,SAFE这个词如果大写,却也是“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的缩写,看来一个国家和一个个人的心态也没有本质的不同,外汇储备就是一个国家的“保险箱”。虽然,就和各国央行指责屁民储蓄太多损害经济一样,IMF等国际经济大管家也常常指责中国等少数国家屯积了过多外汇储备损害了国际贸易秩序。可现实中的状况是,每当数字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在上个月又减少了几百上千亿时,大家便也会忧心忡忡睡不好觉……
而许多天朝民众之前的选择也是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锁进自家保险箱,并押注在美联储之后再度加息后,能够规避人民币贬值损失,但“天”不遂人愿,由于美国的消费者不给力,美联储到了猴年马月都过去了,也没有二度加息,不知年初换了美元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因此后悔过?
但保险箱也买了,也不见得就真的保险。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国央行的下一步工作,就是丧心病狂地对现金开战,让大家把钱屯在家里也不顶用。比如,欧洲多国已经立法规定,超过3000欧元的大额交易,不经过银行渠道直接用现金支付是违法的,因为无事携带大捆现钞,不是恐怖分子,就是黑手党。而这3000欧元,其实就是薄薄的六张纸,可以塞进小编的内插袋,而大家觉得小编长得真的像恐怖分子吗?但无论如何,在刚刚过去的“猴年马月”里,全世界的恐怖阴影却还在加深,而且新一轮恐怖袭击的方式,往往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这个问题,小编去睡个好觉以后,明天再和大家仔细讲。
【全球囧闻】“避险”为王的时代,真得把真金白银锁进保险箱?
关玲
2016-07-05 23:48
来源:【原创】
本文共1898.5字 | 预计阅读: 7分钟
汇通财经讯——美林投资时钟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历史上美国大类资产轮动的规律,在避险情绪高涨的时代,大家就会增加储蓄,现金为王。但过度的储蓄挤占了消费和投资资金,导致经济失去活力陷入通缩陷井,于是央行便祭出“负利率”这样的反常手段,迫使大家把钱换成真金白银锁在自家的保险柜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