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股市立即陷入暴跌,随后在一周内迅速恢复失地。英国脱欧和雷曼破产不是一码事,但是股市反应却十分相似。现在标普500指数距英国公投脱离欧盟之前的点位只有一步之遥。
2008年,股民们认为雷曼兄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一判断后来被证明是一个绝大的错误。现在投资者们择假设各国央行将会出手救市,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投资者预计央行将推出更多宽松政策,同时会在疲软的经济增长和股市之间竖起一道栅栏,这种假设引致债券市场上一些非同寻常的令人担心的行为。
英国脱欧公投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哪怕股市自公投后的暴跌中恢复,日本和英国债券同样如此。债券持有人认为,因担心英国脱欧带来的经济影响,美联储会在更长时间内维持低利率。这和雷曼兄弟倒闭后发生的情况恰恰相反,当时债券收益率和股市同步反弹,投资者认为一个中等规模美国银行的垮塌没什么长期影响很微弱。这又是另一个错误的判断。
但是,上周股市和债市走势分化同样不是健康表现。债券市场咆哮着,“全球经济正在放缓!”而股民们把手捂着耳朵上耍无赖,“风太大我听不清”。股票不再与经济增长有关,而是体现了投资者们急切的寻找低收益率债券的安全替代品。
如果美联储被英国脱欧吓到了,哪怕经济已出现向好趋势也继续维持低利率的话,那么这一把股民们算是赌赢了。从短期来看,英国脱欧会助长美联储鸽派气焰,但是随着事情逐渐明朗,如果英国脱欧被证明对美国经济影响不是那么大的话,形势很快会出现扭转。
自英国脱欧以来,美国股市受债券驱动的属性表现的尤为明显。目前,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公用事业、日用品、医疗和通信板块均已大幅反弹,超出英国脱欧公投前夕点位,但是这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人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故而这这是防御性上涨,与经济增长无关。

那么这样的安全第一的投资策略存在什么问题呢?以下是后脱欧时代投资者面临的三大危险:
首先,英国脱欧产生传染效应,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意大利第三大银行西雅那银行(Monte Paschi)的坏账问题令意大利银行股雪上加霜,之前外媒报道称意大利总理伦齐(Matteo Renzi)称若意大利处于严重的系统性危机之下,将违反欧盟相关规定,单方面向该国银行业提供数十亿欧元资金。但伦齐的发言人对此表示否认。10月底意大利将就宪法改革进行公投,伦齐此前表示,若输掉公投他将辞去总理一职,欧盟再度面临政治风险。
其次,一旦流动性宽松环境改变,央行弹尽粮绝,投资者将再度陷入恐慌。欧洲和日本都引入负利率政策,美联储也仅仅只有加息一次,目前利率仍处于零附近,股市脆弱的平衡很容易会被恐慌打破。
再次,美国政府最终可能听从央行官员的意见增加政府支出。上周五(7月1日)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称放弃到2020年财政预算由赤字转为盈余的目标,5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推迟上调消费税。不难想象,未来希拉里或特朗普也将增加赤字来提振经济。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经济增长加速,债券收益率上涨意味着投资者此时选择回避的板块如银行和其他对经济比较敏感的行业将迎来快速反弹,而此时近期备受追捧的公用事业和日用品板块将受重创。
英国脱欧和雷曼兄弟破产不是一回事,但是投资者都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选择:如果事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昂贵的避险资产很可能下跌,但如果债券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预测准确,便宜的成长股将进一步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