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脱欧使得各大央行促进经济增长复苏和通胀增长的计划遭受重击。公投余波未平,焦虑情绪高涨和不确定性上升,这将抑制英国投资、员工雇佣、迫使企业提高薪酬并推高国内物价。
从长期来看,英国脱欧将引发通货膨胀。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全球化通过低关税促进物价降低,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加资源外包以及移民,而英国脱欧可能标志着由全球化向反全球化的转变。
短期出现分化:英国通胀率上涨 其他国家通胀率上升
从市场最初的反应来看,通胀率将会下降。通胀指数化债券的最新定价显示,市场预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美国通胀率预期下降15个基点(即0.15%),日本预期下降10个基点,德国预期下降13个基点。
所谓通胀指数化债券(IIS)是指债券本金和利息的到期支付根据既定的通胀指数变化情况调整的债券。该种债券发行时通常先确定一个实际票面利率,而到期利息支付除按票面确定的利率标准外还要再加上按债券条款规定期间的通货膨胀率升水,本金的到期支付一般也根据债券存续期间通胀率调整后支付。
这反映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更低的油价将抑制通胀,二是在其后数年里,投资者对于各国央行提高通胀率的信心降低。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称,“6月15日美国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转向鸽派有助于给通胀率设定一个下限,但是英国脱欧之后,这个下限被完全消除。”
不同的是,英国通胀率预期将上升。这一定程度上反应在英镑贬值即将对英国进口带来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英国央行的主要困扰因素。2008年,英镑暴跌使得通胀率在随后几年中超出2%的目标值,当时英镑跌幅更大。当时英国央行并没有干预,他们认为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这样上涨不可持续。事实证明英国央行的判断是准确的。同样的逻辑在今天仍然适用:在通胀问题上,比起汇率变化英国央行更担心需求会遭受重创,因此英国央行可能进行降息,或是放慢加息进程。

(英国脱欧导致英国通胀预期上涨,而美国和欧元区则均显示将下降)
反全球化导致成本上升 全球长期通胀率上涨
但是随着时间得推移,局面会变得更为复杂。当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涨速度超过供应,通胀将出现。英国脱欧不仅打击需求,还削弱了供应。如果进口关税上涨,英国国内成本将增加。如果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上升,英国企业生产率将下降。移民减少可能导致员工要求公司提高薪酬水平,但同时当地雇主的生产率可能降低,因部分岗位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员工。
在5月的一份报告中,英国央行还提到一些更为复杂的情况:更高的进口价格将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投资,因英国资本投资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进口生产资料。久而久之,潜在产出将减少。两者将共同对需求、供给和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经济增长更低,通胀率更高,情况比留在欧盟糟糕得多。
英国脱欧标志对全球化的否定。同样的倾向也出现在美国和欧洲,因此不仅仅是英国,全球供给侧都将遭受损伤。

更低的关税和国际供应链使得企业生产能够面向更大的市场,企业更加专业化,生产率更高,成本更低。争议性更大的一点是,人力资源外包使得企业能够雇佣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尽管移民和薪酬之间的联系更加模糊,非技术移民的增加或许是导致低技能职工工资减少的原因之一,虽然这并不是主要原因。随着全球化的停滞甚至消退,工资不平等的情况可能减少,薪酬差距缩窄。但是更高的成本将使得工薪阶层和富人阶级面临更为糟糕的状况。成本压力将会在生产率上涨出现全面停滞的时候出现。
理论上,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设定长期利率来保证需求增长速度不会超过供给,这样通胀率也就能保持在目标水平。但是中央银行的政策也会受到公众和他们选定的代表的影响。民粹主义政客们可能希望执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选择任命同意这一政策的央行官员。
部分经济学家也赞成推出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他们认为通胀率应该超过2%,这样才能保证最终利率也提高,不会再次降到零。有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呼吁执行“直升机撒钱”的政策,换句话说,央行应印更多的前来弥补削减的税收,或是满足更高的政府支出。
全球化撤退带来的成本上升,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最终将推动通胀率和利率上涨。Bank Credit Analyst投资顾问Peter Berezin称,“讽刺的是,英国脱欧目前已经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暴跌,但是长远结果却是收益率将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