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出人意料,多数英国公民投票选择脱离欧盟,英国和欧盟进入漫长的不确定时期。不确定性的升级导致股市和高风险市场剧烈动荡。
摩根大通近期发布报告称,当前投资者投资组合中欧洲股票仓位过重,并和欧债危机进行了对比。从摩根大通的分析来看,当前投资者欧洲股票仓位过重的情况比欧债危机时更为严重,投资者正面临的最糟的情况。同时,通过分析银行股占比情况,摩根大通认为目前市场普遍看空欧洲银行股。
以下是摩根大通该份报告的要点: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短期内市场暂时没有其他重大风险事件,目前尚不能确定,英国什么时候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开始援引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进行脱欧谈判。
但是英国脱欧对于市场的长期影响更为严重。欧洲上一次陷入不确定性的泥潭是在2010年到2012年的欧债危机时期。不同的是,当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欧洲银行系统危机,而英国脱欧带来的经济干扰主要来自于贸易、金融资本流动和欧洲商业信心方面。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和上次一样处于最糟的情况下。
在宏观层面上,摩根大通考察了过去全球非银行实体的现金、债券及股票持有情况。目前非银行实体持有高达27万亿美元的债券,47亿美元的现金和49亿美元的债券。
也就是说,在非银行实体持有的现金、债券和股票中,股票占比近40%,比2010年到2012年欧债危机时平均持有的股票占比还要高约3个百分点。

(非银行投资者持有股票占比)
在最坏的情况下,全球股指还将继续下降10%,非银行投资者股票持有占比回到欧债危机中的水平,这将推动债券持有占比从22%上涨到23%,达到欧债危机时的峰值。

(非银行投资者持有债券占比)
换句话说,当前投资者持有债券和股票的占比的差距相比欧债危机时已经扩大。
在2010年到2012年中,欧洲股市曾遭受重创,在英国公投之后,当前欧洲股市在风雨中飘摇。摩根大通运用了两个指标来测算欧洲股票在投资者投资组合中是否占比过重。第一指标用美国投资者持有的外国股票中欧洲股票的占比减去欧洲股票在全球股指中的占比。这个差额反映出美国投资者持有的欧洲股票究竟是占比过重还是占比过轻。图5和图6分开计算了英国股票和欧洲股票的占比差额。这些数据表明,截至3月底,美国投资者持有的欧洲股票相对于欧债危机是存在占比过重的情况。


从ETF的角度来看的话,情况与之类似。从欧洲股票ETF占全球所有股票ETF的比例可以了解其市场表现和资金流动情况。欧洲股票ETF占比的增加意味着欧洲股票仓位的增加,反之亦然。第二个指标是用欧洲ETF占比除以全球股指中欧洲股票占比。如图7所示,欧洲股票占比自年初开始下降,但是依然高于欧债危机时的水平。

欧洲银行是欧债危机中表现最差的板块,此次再度成为领跌板块。图8用欧洲股票中银行板块占比减去MSCI AC World指数中银行股的占比。当前该差额为1%,和欧洲危机中的最低水平相当,表明目前投资者普遍看空银行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