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银比和铜价之间的交易机会是我的“大拇指法则”之一,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黄金有很强的避险属性,而白银80%用于工业,有很强的商品属性。
因此,当商品需求向好时,铜价上涨,而工业属性强、盘子小波动大的的白银涨幅往往超过黄金,此时表现为金银比值下降,因此商品需求扩张周期当中,铜价上涨而金银比下降。
反之,当商品需求处于下降周期时,铜价下跌,工业属性强的白银迅速跟跌,此时白银跌幅超过黄金,表现为金银比上升。如果碰到一些危机事件引发的大宗商品下跌,避险属性强的黄金表现会极强于白银。
如本轮大宗商品熊市周期当中,铜价于2011年2月见顶,随后白银于2011年4月见顶,而在欧债危机导致的避险情绪提振下,黄金直到当年9月才见顶。
铜价在2011年见顶后,于4月11日至28日期间再次冲击1万美金失败可以作为铜价确认见顶的标志,而此时白银仍然在冲顶当中,金银比碰到了30年的低点32的位置,我当时以铜价见顶作为判断依据提出的做多金银比策略,1倍杠杆半个月可以盈利30%。随后金银比确定见底反转一路上升,也验证了铜价的熊市至今。
除了用于判断大势,金银比和铜价之间的小节奏也互相很有参照性。如前4个月商品市场猛涨,特别是黑色金属在4月21日之前疯狂。但是,铜价表现却很淡定,4月21日左右铜价出现了双头迹象。基于对未来宏观的走势以及铜本身基本面的不看好,我在这几天进行了空铜的操作。
在当时,黑色的泡沫还没有破裂,波动性极大,原油处于上涨趋势当中,金银比继续处于2月份以来的下跌小趋势当中,并且跌破了最近几年的上升通道。当时去空铜是确定性最强的,尽管我预计当时金银比跌破通道是假破,已经见底,但是在其他商品还处于疯狂的状态,我没有同时进行多金银比的操作。
但是,在5月10日左右之后,铜价已经确定了双顶,黑色泡沫已经开始破灭,国内政策已经从《开局首季问大势》这篇文章明确了从需求端刺激向供给端改革的转向,而美联储对于加息的态度也明显转鹰,此时可以确认去年年底以来的大宗商品反弹结束,金银比将重新上涨。
但是我们看到金银比尚未大幅上涨,和铜价出现了明显背离。相比于在已经大幅下跌的铜上加仓,此时在金银比上做多是更好的加仓策略。


前期的空铜以及做多金银比只是基础策略,后期若市场走势进一步朝预期的方向运行,如黄金跌破1200关键位置,则可以将多金银比的策略转为单边做空黄金的策略,将前期多金银比的部分浮盈作为止损,若顺利将极大提高收益。总之,金银铜之间内部有很多逻辑,而和黑色之间的跨品种套利需要对现货市场非常了解不同的是,金银铜之间的套利更加看重对于宏观逻辑的把握。
至于为什么金银比和铜最相关,而不和螺纹铁矿原油最相关,只能认为有色是最能即代表国内需求又代表全球需求的大宗商品,黑色太Local,而原油又太International,有色当中铜的金融属性最强内外联动最紧密,所以,金银比和铜价之间的相关度最高是可以理解的。
金银比和铜价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关性,背后有深刻的逻辑,核心在于对商品属性、避险属性孰强孰弱的理解,只是自己的大拇指法则之一,运用的好不好看个人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