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股市从年初开始遭受接二连三的暴击,但是股市从未“正式地”进入熊市。根据传统定义,股市从高点下跌20%的必要条件之一,标普500指数从2015年11月的2100点到今年2月的1800点下跌幅只有14%。
虽然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定义熊市的技术性指标,可是对于想要在当前的困境中挣扎着想要获取收益的人来说,这称不上什么安慰。尽管市场已经从2月的低位反弹,但标普500指数尚未回到2100点的位置。倘若不能冲破这一阻力位,股价再次下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此外,从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基本面来看,要想将市场推得更高似乎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投资者正面临着熊市的威胁。
以下是熊市接近的7个信号:
1.美联储:美联储的过去的货币政策或多或少的对股市有利。随着一年多以前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以及“常态化”的利率政策开始,投资者没有了来自美联储的支撑。此外,市场不确定性攀升,上周美联储发布4月议息会议纪要之前市场波动性加大就证明了这一点。
2.企业盈利状况变差:目前大部分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一季度财报已经发布,据投资研究公司 FactSet统计,一季度收入(结合已发布财报公司的实际结果和未发布的公司此前发布的估计值)同比下跌7.1%。更糟糕的是,这些公司中有58家对前景作出亏损的预期。有些投资者会归咎于石油板块,但是其他板块麻烦也不少。比如公共事业板块出现了两位数的利润下滑,还有零售百货板块出现了48%的利润下滑。
3.小企业主极度悲观: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NFIB)3月发布的小企业主信心指数录得两年来最低水平。虽然此后出现小幅反弹,NFIB首席经济学家在5月的报告中称“小企业主对于经济前景依然极度的悲观。”
4.不断降低的消费者信心: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4月发布报告显示同3月相比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实质性的下滑,同时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或许有人会将此归咎于石油或天然气价格,但是原油价格从30美元左右涨到40美元左右消费者就开始承受不了,这样的借口实在不能让人坦然接受。
5.疲软的GDP:如果企业家们和消费者们都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那么毫无疑问整个美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下滑的煎熬。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5%,录得两年来最低点,并且接下来超过该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6.资金流动:跟据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对资金流动的分析,投资者开始进入“risk-off”的状态,资金由高风险品种转入低风险品种。4月有228亿美元流入应税债券基金,59亿美元流入市政债券基金,而与此同时“所有的股票类别的组合出现持续的资金流出”,此外,对全球股票进行投资的基金出现2014年以来首次资金流出。
7.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美国总统大选火花四溅,英国距离脱欧公投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新兴国家市场正在经历阵痛,巴西经济出现经济衰退,俄罗斯遭受油价下跌和经济制裁的双重打击。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很难找出能够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亮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