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的银行都在计算中国4月份以来放缓的借贷,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债务风暴远未结束。
瑞银集团估计,包括市政债券的销售在内,社会融资总量较上年同期上涨17%至1.76万亿元,这是自2014年来的最大增幅。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的数据显示,调整信贷总额的增幅从3月份的17.1%上升至17.7%。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债务总额下滑29%至7510亿元。

中国央行对于中国地方政府没有为全国经济增长做出更多贡献而感到警觉。贝莱德公司的Laurence D. Fink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他希望中国削减债务总额(去年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7%,高于2008年的164%)。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Harrison Hu表示,短期之内,中国央行不会实行紧缩的政策,因为经济复苏依然不乐观,地方政府债券比影子银行信贷安全,但这并没有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它只是降低了债务还本付息成本和延长债务到期期限。
债务飙升
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借贷开始爆炸型增长,当局敦促各个省份增加基础设施支出。地区政府当时禁止直接出售债券,只能通过地方政府为特定的项目设置的融资平台获得资金。
监管机构从去年开始允许高成本的债务交换新允许的市政债券,财政部长楼继伟在3月份表示,大约有5万亿元的借贷将在2016年到期,到时需要以之前的方式再融资。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批准地方政府出售1.18万亿新债务来帮助填补预算赤字。4月份发行的市政公债上升至1万亿元,今年的主权债务达到2.3万亿元。截至周三,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月上升4个基点至2.93%。
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和张宁在5月13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的总体信贷增长速度超过了隐含的官方年度目标。在政府的债务调整之后,信贷没有真正的收紧。
下调评级
由于担忧中国高层对中国债务的调控没有进展,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在今年3月份削减了中国的评级。著名投资大亨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上月表示,中国信贷推动经济的情况与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的处境相同。
银监会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3月份的不良贷款升至11年高位1.39万亿元。包括“特别提款权”贷款(那些未来具有偿债风险,但目前尚未成为不良贷款的贷款),债务总额增加至4.6万亿元。上涨了近6%。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的话表示,上周中国应该把去杠杆化放在追求短期增长的前面,放下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幻想”。
西班牙对外银行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Xia Le表示,要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中国政府必须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债务问题,尤其是那些经济效率低下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需要清算,那就必须清算。这个过程注定将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