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囧闻第289期:
今天5月17日这个日子很好记,“517”就是“我要吃”,于是在网上,这一天被大家定义为了非正式的“吃货节”,也就是说,凡是想一饱口福的人,哪怕你还在筹备着每年春季的减肥大计划,以免在夏季出丑,但是今天可以是一个获免的例外,可以放开的吃,因为今天再不吃的话,接下来可就更加没有机会吃了。
说起来,这个“吃”这个话题在中国文化当中一直是被强调,被突出的,因为这是一个拥有着数千年以来引以为傲的烹饪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说这种中国食物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拿得出手的绝活。有一种说法说是,中国人在吃这方面的研究和专长要归功于基因上的差异,那就是黄种人的味觉特别发达,对食物的细腻品尝感受相比白人、黑人来说更加的敏感,但事实上,这或许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举出的一个反例就是像我们的近邻——日本人同样属于黄种人,他们的传统食物基本上就是寡淡无味,很多大家去吃那种所谓的“日本料理”,吃下来的感觉就是那些食物基本上在我等国人的眼中看起来是只中看,不中吃。
所以说,在吃这方面,在味觉上下功夫,这可能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因为数千年之前,孔老夫子在在百忙之中还不忘了琢磨怎么样去吃得更讲究、吃得更好,留下的名言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后是“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你就是说吃的东西要尽量的讲究,甚至说你的吃东西的凳子没摆正我就不坐下来吃,如果说你的肉切得不地道,一块大一块小,那我也不想去吃,就考究到这种程度。
当然这个也是和当时的整个贵族礼仪文化有关,因为当时说吃这个不仅仅是吃,因为很多情况下宴会是一种社会仪式,特别是上流社会用来沟通感情,然后商讨一些重大事物,通常会通过这样宴会的形式来解决,这是一直遗留至今天——中国文化范围内还是有“饭局”这个说法,把别人请客吃饭、谈事这种事情叫做“应酬”,也就是说你这个饭是不吃也的吃,吃也得吃的,甚至有人说有些大老板之类,真正加班的时间就是在饭桌上进,甚至有人一晚上赶几个饭局,还不能装样子,必须把这些东西吃下去,于是到这种程度下吃饭就反而变成了一种酷刑,让人觉得吃饭本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那吃饭都变成了一件苦差事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这其实是很发人深思的。
换句话来说,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文化,所以说“吃”这个普通的动词,在汉语当中往往被赋予了其他语言当中不具备的重大引申意义,很多其实和你从嘴里吃东西进去关系并不大的一些动作也被冠上了“吃”这个词,比如说,你在和别人交往当中付出和得利不成正比,这种情况下就叫做“吃亏”;然后不小心在法院当了被告,这个叫做“吃官司”;然后再比如说,在江浙一带的方言当中,还把被人拳脚相加挨揍的这种情况叫做“吃生活”,当然,青年男女恋爱之间如果说有第三者插足,或者说怀疑有第三者插足,那么引发的一个结果就是“吃醋”。
这个“吃醋”这个典故其实也是来自于古代的一桩“皇家公案”,唐朝的一位功臣为皇帝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当时皇帝很高兴说要把公主许配给他,但是这时候他家里已经有了一房妻子了,然后他说:“这可不行,我的老婆很凶的,很会嫉妒,什么事情你都摆平不了她的。”所以说,皇帝说:“我有办法,这个很简单。”然后就是带了人去赐了一壶“毒酒”,然后对他的妻宣旨说:“皇上有旨,要你喝毒酒自尽!”,然后他的妻子接过酒壶,二话没说就直接把一壶酒喝下去了,喝到嘴里她发现那个其实不是毒酒,而是醋……于是皇上也只好罢休,说:“你这个太太不简单,这个性子实在是烈。”于是,后世就把说这种男女感情上的专一性、排他性,这种由此产生出来的状况叫做“吃醋”。
当然这个“吃醋”这个东西是酸的,但还有其他的味道那就是“吃苦”,如果说一个对外汉语专业的碰上一个不太开化的老外学生,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他说:“吃苦不就是把什么苦味的东西吃下去吗?这个词组还有什么引申意思吗?”但你要知道,苦的东西吃在嘴里的话也不是一种很好的感受,因为人类进化的规律决定了你吃的东西,凡是你吃起来感觉苦的东西那它里面一定是没什么营养,可能还有毒。但是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中药药汤,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都是苦的,所谓“良药苦口”,而这却也印证了“是药三分毒”这个理论。
所以,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典故也叫做“卧薪尝胆”,在这个“卧薪尝胆”的故事当中,越王勾践在吃了败仗之后败退回本国,然后就命人把一个猪胆挂在房梁上面,然后每天临睡觉之前去舔一舔,然后说:“要记得说要吃点苦头才能长点记性,到时候才能完成复仇大业。”而在科学研究上也证实了说,苦味的东西有提神醒脑的效果,所以说大家无论是平时吃什么,但是喝的那些东西,比如说喝的茶,或者说还是喝的是咖啡还是啤酒,这些东西喝下去的感觉无一例外都是苦的,而这些苦味它能令你爽口,才能让你脑子清醒过来,所以说现在你吃苦的一个前提就是你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来应对可能接踵而至的各种挑战。
于是这样也就引出了一个故事,当时是一个老师对学生说:“你们要肯吃苦,肯动脑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然后过了一个学期,然后小明的成绩还是不提高,他还是委屈的去问老师说:“我明明已经吃苦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提高成绩?”老师问他说:“你怎么吃苦的?”小明说:“我每天吃两根苦瓜。”这就叫吃苦,这当然不行了,不是这样的“吃苦”法。真正的“吃苦”是要有行动上的付出的,不光是嘴上面吃就可以了。
否则,就有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某公司招聘新员工,在入职要求上面是写了五个字,“特别能吃苦”,然后就有人来应聘了,对面试官说:“特别能吃苦这一项,我不敢保证100%能做到,但是我先确保我能做到80%”然后那个面试的HR有些疑惑的问他说:“你如何做到80%?”他说:“‘特别能吃苦’五个字连在一起我可能不一定能做得到,但是我一定能做到前面四个字连起来,那就是‘特别能吃!’。”
所以,“吃货”的群众基础那么大,只要不是得了厌食症,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段时间里面成为一个“吃货”,所以给吃货安排一个节日也是理所应当。而“吃”在金融市场上面也有对应的隐身含义,比如说现在大家把炒卖股票的时候,通常来说就把买股票这个行动叫做“吃进”,或者说拿在手里拿不住了,把股票抛出去这就叫“吐出来”,而仓位没控制好锅中了,导致进退两难,这便叫做“吃撑了”。
不过,要是炒股票亏太多,或者说你在胡吃海喝花了太多的钱,那么接下来的话你就可能说连正常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就可能甚至是需要去吃泡面度日了,当然天天吃泡面不利于健康,当然就是说甚至更惨的状况,因为欠债欠太多连泡面都吃不起,那就只好“吃土”了。每年“双十一”这个网络购物节时,总会有人在网上挥霍过度,以至于说把自己应有的生活预算都给支了出来,然后的话这就可能真的没钱用了,而恰好说你的中文数字“十一”两个字写起来就是“土”字,所以说,有网友调侃说:“我在这个情况下,我在这个环境下,我真的要吃土为生了。”当然说这也是自找的。
当然回过头来说,在西方语言当中,虽然说“eat”这个词它不能反映出来像中文的博大精深,但是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是全世界相通的,所有人工作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弄到足够的食物来糊口,而一旦大家没有东西吃,那势必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的格局。当年中国台湾民众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所喊出的口号就是:肚子扁扁,当然开扁。这个状况在南美国家委内瑞拉就在发生着。为了吃一口饱饭,大家真的连节操都不要了。
英语有一个典故叫做“让他们吃蛋糕(Let them eat cake)”,这个典故来源是其实是来自法语,而这反映的是18世纪末当时法国大革命时期爆发之后的状况,然后当时为什么革命会爆发?因为当时说老百姓实在忍无可忍国库破产,然后政府对民间横征暴敛,然后百姓忍无可忍,而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又对此不闻不问,然后他的太太更是挥霍无度,然后就有人禀报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没有面包吃了,他们都要造反了。”然后路易十六的皇后就说了一句话:“你们这些穷人没有面包吃,你们为什么不去吃奶油蛋糕呢?”就这样的一个故事然后引申下来就变成了“关我屁事”。
当然,这个典故的原创权其实比法国大革命早了整整1500年,晋朝的第二个皇帝,叫做“晋惠帝”,他天生是个白痴,却莫名其妙的继承了皇位,当时有人禀报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了。”他回答的一句话是:“何不食肉糜。”他说没有饭吃了,他们还可以吃什么肉粥啊,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就可以想象了。
而“何不食肉糜”这个话题,反映出的却也是上层社会和底层往往在认识上有些脱节,就像网上面有所谓的白领,月入上万的白领在网上面把自己的收入一样样摊开来说:“我自己生活多么困难,基本上我就是存不下什么钱。”但这种帖子发到网上去的话,其实引发了很多争议声。因为“哭穷”这把许多没有必要的消费当做了刚需,结果导致自己存不下钱。而要知道这个社会上许多人是靠着两三千元的最低工资生活的,月入上万都活不下去或,你让他们怎么活?
所以说每个人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其他人的生活,虽然说大家都有一张嘴要吃饭,但是你吃进去的东西是什么,其实大家可能都不一样,有人觉得我必须吃三珍海味,有些人觉得说只要吃咸菜萝卜,但是说你是把生活最低标准,能活下去的标准和能享受的标准却是两样的,这个问题我们之后继续讲吧。
【全球囧闻】“食客”准备着:吃“苦”在先,应酬在后!
美城
2016-05-17 17:38
来源:【原创】
本文共2066.5字 | 预计阅读: 7分钟
汇通财经讯——“517”就是“我要吃”,于是在网上,这一天被大家定义为了非正式的“吃货节”。在味觉上下功夫,这可能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因为有着这样的文化,所以说“吃”这个普通的动词,在汉语当中往往被赋予了其他语言当中不具备的重大引申意义,很多其实和你从嘴里吃东西进去关系并不大的一些动作也被冠上了“吃”这个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