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房地产库存仍高企,勿对楼市复苏过度押宝

美美 2016-05-04 14:40 来源:【原创】
本文共541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高盛表示,尽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繁荣,但由于中国未售出的房产库存高企,是时候减持中国地产股,避免在中国楼市这一高风险领域曝险过度了。
汇通财经APP讯——高盛表示,尽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繁荣,但由于中国未售出的房产库存高企,是时候减持中国地产股了。

高盛将其持有的地产股从“增持””下调至“”持股观望”(Market Weight),称部分是由于过去一年房地产部门的表现比MSCI中国指数高出14个百分点。 MSCI中国指数是由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公司(MSCI)编制的跟踪中国概念股票表现的指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高盛担忧,中国政府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会减弱。随着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在过去一年飙升,一些城市推出举措为房地产降温。

尽管市场担心中国潜在的房地产供应过剩,中国的房价上涨之势势不可挡。今年4月,全国100个城市的住宅均价同比上涨9%,而3月百城住宅均价同比上涨7.4%。前10大城市——包括深圳和上海——4月住房均价同比上涨14.4%。

但高盛认为,中国全国的房地产去库存之路大约进行了1/3,援引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CREIS)称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已经从19-23个月的供应高峰下降至如今的8-10个月。

高盛表示:“总的库存量依然巨大,尤其在较低层次的城市及商业/办公部门,或许需要10年才能消化掉这些潜在供给。”

但这并不代表高盛认为这会对银行产生溢出效应。高盛表示,2014年,按揭贷款只占银行总贷款账项的16%,在全球主要银行中是最低的。而且,这些贷款的贷款与估值比仍然很低,同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不普及。

在地产股中,高盛更喜欢那些侧重去库存及业务改进的地产开发公司的股票,比如雅居乐、世茂及 仁恒置地等。

高盛预计,高企的库存将对新建工程造成压力。进入2017年,房屋新开工量及完工量可能会依然疲弱,这将反过来施压对金属的需求。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房地产部门是金属需求最重要的唯一驱动力,其中大约20-30%的锌、铜、钢、铁矿石、炼焦煤及铝等终端用途直接来自该部门。”

房地产部门的任何改善都可能会让早周期商品受益,比如水泥和钢材,而不是铜和铝,后者属于晚周期需求。

高盛预测,今年中国房地产销售增速将达到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0519 0.0061 0.58%
英镑美元 1.2680 0.0050 0.4%
美元指数 106.20 -0.43 -0.4%
美元人民币 7.25 0.00 -0%
美元日元 149.44 0.13 0.09%
现货白银 32.478 -0.039 -0.12%
现货黄金 2,927.70 -8.47 -0.29%
美原油 70.36 -0.04 -0.06%
澳元美元 0.6372 0.0016 0.26%
美元加元 1.4193 -0.0035 -0.25%
上证指数 3,377.57 -1.54 -0.05%
日经225 38,776.94 98.90 0.26%
英国FT 8,659.37 -3.60 -0.04%
德国DAX 22,287.56 -27.09 -0.12%
纳斯达克 19,524.01 -438.3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