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对于中国债务问题,“债转股”决非灵丹妙药

2016-04-27 21:04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磐石
本文共514.5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专家4月26日在博客中称,近期有相当多的建议宣称,中国可以通过信贷掉期和资产证券化来解决巨额债务问题;这些方案虽然听起来很动人,但可能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汇通财经APP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有关专家周二(4月26日)在博客中称,近期有相当多的建议宣称,中国可以通过信贷掉期和资产证券化来解决巨额企业债务问题;这些方案虽然听起来很动人,但可能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MF三位专家James Daniel,Jose Garrido和Marina Moretti在博客中写道,最近数月,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增速放缓,该国的巨额私人债务已经遭到了严格审查。据IMF估计,中国的企业债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160%,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全球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和标准普尔(S&P)均已于上月将中国的主权债务展望评级下调至负面。面对债务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路透(Reuters)上个月曾宝宝称,中国央行正在制定规则,允许银行将企业的不良贷款转化为股权(债转股)。

据路透今年2月的报道称,中国政府已经给予六大主要的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的配额,而IMF警告称,这些步骤还“远远不够”,更糟糕的是,这些做法最终带来的可能不是正面,而是负面影响。

博客中还表示,虽然这些手段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发挥作用,并在其他国家被成功应用,但本身并不是完全的解决办法:虽然这些手段设计得很谨慎,同时也是合理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却有可能把问题变得更糟;允许“僵尸企业”继续运营下去就是一例。

博客还称,银行业并不具备企业经营或重组的专业知识,并且“债转股”可能导致利益冲突:例如,银行可能持续向关系户贷款,因而这种方案一旦实施,具体设计就变得尤为关键。“债转股”是指将正在进行重组计划的公司债务转化为公允价格股票,而银行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持有这些股票。

博客还指出,不良贷款的证券化可能是将多样化的不良资产打包在一起,从而推动所有者重组这些问题资产,并为此获取最佳的价格。最为重要的是,“债转股”这一手段要想解决社会问题,需要配合上一系列的系统计划,并加以良好的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1110 0.0023 0.21%
英镑美元 1.3208 0.0032 0.25%
美元指数 101.56 -0.24 -0.23%
美元人民币 7.20 -0.01 -0.08%
美元日元 148.03 -0.43 -0.29%
现货白银 33.004 0.432 1.33%
现货黄金 3,257.60 22.81 0.71%
美原油 62.40 0.45 0.73%
澳元美元 0.6412 0.0041 0.65%
美元加元 1.3992 0.0018 0.13%
上证指数 3,374.87 5.63 0.17%
日经225 38,183.26 539.00 1.43%
英国FT 8,621.85 16.87 0.2%
德国DAX 23,604.12 37.58 0.16%
纳斯达克 18,710.22 781.30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