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于行之(音)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撇开中国经济下滑的因素,上海彩生色料化工的销售额一直停滞不前。问题在于,公司的顾客(主要是衣服制造商和包装制造商)在付款上更加地拖延了。
彩生的经理于女士说道,“应收票据是传统制造业不能避免的问题。如果不接受应收票据,根本没有生意。这是行业惯例,当然,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方式。”
这是一个威胁整体经济健康的恶性循环。一点点的支付延期就会让整个产业链都受到现金流的影响。
由于贸易最终需求减少导致现金流减少,去年中国上市公司收回账款所用时间的中值为70天,为14年来最高。据万得资讯,2014年这一数字为60天,2011年为46天。
于女士表示越来越多的顾客坚持用银行承兑汇票而不是现金来付款了。银行承兑汇票Bank's Acceptance Bill(BA)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于女士称以前5-10%的销售额是通过这种方式付款的,但现在份额提高到了20-30%。这些承兑汇票大多数无法要在90或180天之后才能提取现金。
问题并不在于女士这里终止,她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拖延向上游厂商的付款。
中国的供应链比美国或者欧洲更加密集,而且经常是集中在某个区域。也就是说长达几个月未付的账款会对整个工业的生态产生致命的影响。
中国企业的应收票据数额连年增加。

应收账款的增加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系统所面临的瓶颈。中国央行在2014年底大规模地进行了货币政策的宽松。但央行放松的银根到最后很难流向苦苦挣扎的小型私有企业。
东方证券经济学家邵宇表示“虽然流动性看起来很充足,但基本上被用于房地产行业的再融资,并没有真正地广泛地用于整体经济。”
下图为中国上市公司收回账款所用时间的中值:

许多香港的企业会采用30-40-30的结构来控制现金流,也就是说顾客在发货之前,之时和之后分别偿付款项的30%,40%和30%。
香港高端毛衣制造商Milo’s Knitwear的总经理Willy Lin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她注意到高端制造业的客户不会轻易地转向竞争对手,因此会有更高的谈判能力,许多中国的小企业则面临愈加困难的处境。
另外,lin表示“中国大陆企业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些公司的运转很多的时候是靠人际或者裙带关系,因此很难拉下脸来要求客户先付一定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