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确实有所改善。金融市场、投资者和分析师急切期待每月发布的就业报告,而美联储在决定其货币政策时也将月度就业报告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问题是,就业报告与实际经济有差异。下图显示了1985-2000年间美国就业增加及薪资和经济增长率

下图是2000-2016年的就业增加及薪资和经济增长率:

问题是,如果美国就业真的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快的速度增加,那么,薪资增长及相关的经济增长也应该处于更高水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劳工统计局(BLS)在统计过程中尚未矫正的问题,在于通过新增/消失公司调整不断夸大就业数据。自金融危机以来新增公司数量不断减少。是的,每个月当市场拿到就业报告时,会看到增加了约20万就业岗位。
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对这一时期新创公司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作出的调整也会包括在这些报告中。这一数字通常会每月加入到就业岗位中。
下图显示自2009年通过新增/消失公司调整从每月就业数据中移除增加的就业岗位后的就业增加人数。实际就业增加人数可能会少大约443万人。

如果美国真的经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势的就业增长,下列情形应该出现:
1、薪资大幅上涨,因为4.9%的失业率会给员工议价权
2、经济增长远高于3%,因为4.9%的失业率会带来强劲的消费
3、进口增加,因为消费上升会带来对商品的需求
4、库存下降,因为销售超过生产
5、工业生产上升,因为对商品的需求增加
然而,目前上面所说的都没有发生。
虚假的零售数据
零售行业就业大幅增加与实际的零售业销售不符。Alhambra Investment Partners分析师Jeffrey Snider指出,“从销售来看,去年比互联网泡沫衰退时的表现更差。然而,就业数据却显示了比上世纪90年代末更稳健的就业情境,而且就业增速甚至超过2005年左右房价暴涨之时。”

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中,美国零售业销售甚至比互联网泡沫经济时的表现更糟糕。
利润驱动就业
如果销售下滑,公司会倾向于收紧员工招聘,以防范盈利能力下降。如果由于成本上升公司盈利下降,公司也会倾向于缩减员工。雇佣员工——公司最大的开支项——是由公司利润的改变而决定的。
随着美国经济各部门的裁员上升,或许会看到失业率的上升。

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领先就业数据
美联储于2014年10月推出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下图是LMCI12个月均值与就业年度变化。

尽管美联储口头上将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正常化”利率的理由,LMCI却证实为何至今为止美联储并未加息。LMCI与美国就业人数相关性极高,由于LMCI接近零增长,两者最近的分歧很可能不会持续很久。随着经济数据继续变弱,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业报告就将达不到过度乐观的预期。
很明显,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就业报告出了差错。其差错仅仅是由金融危机的深度引发的季节性调整的异常?还是调查中有异常的、未予说明的误差?亦或是,随着全球央行推出各种“疯狂”政策以维持全球经济的运作,美国政府相关部门故意要提升美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