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平静了好几个月了,但这样的势头有可能无法延续下去,接下来中国的金融市场的震荡将会外溢到全球本已脆弱不堪的金融系统。
在去年夏天之前,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关心中国的金融市场或者银行系统,而更关心中国的工厂制造了多少东西和中国进口了多少铜以及铁矿石。
中国金融影响世界
然而,中国当局在8月的时候让人民币大幅贬值,情况开始转变。之后1月中国股市大跌又致使全球的金融市场震荡。Gaston Gelos负责监督上周发布的IMF全球金融稳定分析报告的撰写,他表示“这种情况(中国金融震荡影响全球)还会发生。”IMF预计中国与世界金融系统的联系在未来几年将会愈加密切。
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已在推动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但转型过程仍具有内在复杂性。
IMF官员指出,对中国而言,企业与银行间的关联至关重要。中国虽然在经济再平衡方面取得进展,但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企业利润率下降,企业的健康状况在恶化。这体现在那些没有足够盈利来支付利息的企业,其持有的债务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这一衡量指标(“在险债务”)已高达中国上市企业债务的14%,与2010年相比增长三倍以上。
海外并购和债市开放
最让人担心的是投资者很容易中国给世界市场带来的动荡。如果投资者还一味地认为中国还是世界引擎,在中国有利可图的话,可能就会输得很惨。
在最近金融市场平静期间,中国通过并购和开放国内巨大的债券市场加强了其对于世界金融系统的影响力。投资者也开始对中国的股市愈发地感兴趣。与此同时,中国最主要的经济改革却停滞不前,因此未来金融动荡,特别是在外汇领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甚至更大。
在并购方面,中国公司今年至今已经完成了967亿美元的海外并购,去年全年完成的并购为1069亿美元。
此前,安邦保险意图收购喜达屋有可能成就中国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对于一个保险公司来说,收购酒店并没有什么风险,但安邦过于心急,一旦事情不顺,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阻止安邦收购喜达屋的一大因素就是安邦的金融缺乏透明性,许多评级公司也对此表示了担忧。
下图分别为上证指数,人民币兑美元,中国债市体量和外资银行在中国放贷量。

多年以来,中国本土的股市,债市和外汇市场对绝大部分的外国投资者来说是封闭的,因此中国市场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世界的其他地方。
但形势在变化。中国正在开放其6.7万亿的债市——世界第三大——来扩散信贷繁荣所带来的风险。这是中国将资本市场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许中国金融不会搅弄风云
但中国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稳定性。一直以来金融市场都是在为政治目标服务。中国的市场不像世界其他的市场那样,更像是中央政府所使用的另一个政治工具。
即使没有金融市场,世界金融系统还是有很大一部份通过银行系统暴露在中国之下。据IMF,2010年至2015年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放贷增长了5倍,已经达到了1万亿。中国经济的动荡会通过银行将传递到整个世界,要知道,银行最擅长的就是传递风险。
据汇金网此前报道,IMF在4月12日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0.2和0.1个百分点,降至3.2%和3.5%;但将中国今明两年增长预期均上调0.2个百分点,分别升至6.5%和6.2%。
也就是说,IMF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独独地看好中国,或许,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并不会像8月的外汇和1月的股市那样搅动世界风云。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开始慢慢地与世界融合,而且影响力也日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