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囧闻】产业“空心化”不见得可怕,可怕的是边缘化

美城 2016-04-13 17:41 来源:【原创】
本文共1872.5字  |  预计阅读: 7分钟
汇通财经讯——(汇通财经全球囧闻栏目每日汇总全球政经领域各种奇闻异事,以助各位在繁忙工作与紧张投资之余愉悦身心。这个世界本来就不靠谱,何须那么认真?)
汇通财经APP讯——

囧闻第265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每季度一次的美国上市公司财报发布高潮又在本周拉开帷幕。本周一的美股盘后交易时段,也就是北京时间周二凌晨,美国铝业公司率先发布了季报,宣布了美国一季度财报高峰期已经到来。可以看到的是:历来财报季都打头炮的美国铝业公司这一季度的财报表现并不是特别的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当然和前些年严重亏损的情况相比,这家原材料领域的生产巨头的表现已经不能算太差了。但是这次折射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全球的工业,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它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外移转型的趋势。而这个趋势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原因便是受到了人力成本和其他一些成本的综合性的影响。

而事实上,美国铝业这家公司在2013年之前一直是道琼斯指数的成分股。在之前钢铁领域和原材料领域的其他巨头,像美国钢铁这样的公司都被摘牌了之后,它几乎是原材料金属领域在道琼斯指数中撑到最后最晚的一家公司。但是它最后还是被道指剔除了出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像制造运动服饰的耐克公司,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子产品生产商苹果等这样的新贵公司。这可以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一个故事,也就是说引领整个经济的产业是风水轮流转。

毕竟大家也知道,从1896年道琼斯指数开始时,当时的十二家成分股后来增加到现在的三十家。而一开始的十二家道琼斯成分股当中,现在只有当年发明大王爱迪生亲手创建的通用电气一家公司还延续至今,并成为美国制造的象征,与福特汽车这样的公司齐名。当然,我们也知道,底特律汽车城三大厂商的日子在美国本土制造业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也不是很好过。比如说当时和福特齐名的通用汽车公司,在2008年到2010年面临过一轮破产重组再上市这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这可以说是整个美国地区制造业改革转型的一个缩影。

不光在美国本土,在全世界范围内,甚至包括在中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今年开年伊始,在中国国内一个很热门的词就叫做去产能。那什么产能过剩了?特别是在钢铁、建材、能源领域出现了很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明明整个社会的需求已经饱和了,但这些领域的投资还在继续增加,于是导致了越生产越亏损这样的一个困境。之前有一个段子说:许多钢厂生产钢铁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这些钢铁去去打造炼铁的高炉,然后再去生产更多的钢铁……这样的经济循环显然是不能继续延续下去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整个制造业行业完全外移到新兴市场国家,本土只保留了很少或者没有有形的制造业这样的一个状况。像美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它至少还不会面临制造业完全外移的这样的一个困境。但像一些小型经济体,特别像一些地区性的小型经济体,像中国香港就的的确确面临过这样的一个趋……

说来,小编上个周末刚刚从香港回来,之前在那里顺便参观了一下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而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里陈设的一些东西也让小编本人感到吃了一惊,因为在博物馆展出的东西展现出了香港七八十年代工业繁盛时期的一些工业制成品,这切实地告诉大家原来香港这个地方还是有过制造业的。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它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制造业中枢城市。各种轻工业产品从那里流出,然后销往周边各地。甚至在一段时间里面,当时香港生产的玩具以及其他一些设备都被大陆人认为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舍不得自己用,要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

但现在,上述这些都是所谓的“明日黄花”了。因为除了极少部分的特例之外,在香港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内,已经基本不存在什么有规模的制造业。这甚至在它全社会的能源、原材料需求消耗都能提现出来。当时由于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六七十年代之后,香港地区一度面临水电供给严重紧张的状况。几年前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每年夏天都要拉闸限电,大家都要使用空调去暑。这时候用电巨大的制造业工厂就有可能需要停工来让居民有更多的电度过夏天,这在之前的香港也曾经发生过。而比起长三角地区他们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因为他们这个地方是在海边多山地区,严重缺水。所以说一到夏天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大家有可能就要面临计划供水,每家每户要拎着水桶去打水。而这时因为当时的一个塑料工业以及纺织印染工业这些都是耗水大户,所以当时还统治香港的港英当局就被迫向中国内地请求援助。后来通过广东省修了一条东江引水渠通往香港,才解决了这样一个供水难题。

但现在,出现的问题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一方面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像东莞、深圳,包括广州珠海这一带,现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轻工业生产基地,已经把香港原来的额市场份额几倍几十倍的夺了过来,而在香港本土已经没有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这样导致了香港本土不再缺水缺电。虽然说当时按照合同还要向香港输送的东江水很大程度上被直接排进了大海,即使能用的话也会因为遭遇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而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香港的八座发电厂不但可以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反过来向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的县份输送电力,因为这些地方需要的电已经超过了香港本土。

这也就意味着,就是产业空心化之后,大量的就业人口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而像我们现在知道的,每人每天开一台笔记本电脑,然后插一个路由器,或者在办公室里开一个空调,这样对能源的消耗是远远要小于生产有形产品开动机器把流水线转起来这样的耗电。 而这也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提现。比如说全世界人类的生产水平越来越高,少数几个大的生产基地就可以生产出你所需要的鞋子、衣服、帽子或者手表、电脑这些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力级型的工业产品都被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地区。

比如说第一波产业会转移到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接下来再转移到中国的内地,像河南四川这样的省份。甚至还可以转移到临近的东南亚一些国家,比如越南、缅甸、菲律宾这些发展状况更加落后的国家。这也印证了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做《世界是平的》所说,这样的低技术的制造业活动会不断地向其他地区转移,那么先发地区的经济就会出现空心化。

按照有些经济学家的说法,“产业空心化”被认为这是一种经济灾难。而许多国家处理不好这种状况,产业不能转型的话,有可能面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说你在低端制造业领域的人工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但是接下来一步的产业升级又面临了很多困境。这道坎只有当年东亚地区的四小龙包括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这些地方迈了过去。而一度处在同样发展阶段的拉美国家就可能说一直陷在这个困境里面。像巴西这种国家,自然资源很丰富,也没有经历过战争,两百多年以来几乎没有在本土打过仗,但是发展到陷在还是现在这个地步。

事实上,产业空心化,第二产业转移出去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接下来一步怎么办。刚才提到的香港地区可能是一个正面反面皆有的一个例子。香港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内地之后,本土开始坚持发展的是金融业和港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利用了八九十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初期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政策配套还没有跟上,在这个情况下它充当了中国内地通往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个窗口。同时提供了一个比中国内地更加规范、更加安全的交易平台。这个交易平台确实是受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金融贸易这方面的产业。

但是香港地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产业过度集中在金融港口贸易这样的转口产业,而无视到中国内地在这方面已经跟了上来。然后随着国内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这些所谓高大上的金融领域,大家对香港市场的依赖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于是香港的经济定位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这些年所看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整个香港地区在全世界范围内包括和中国大陆相比,它的总量比重已经从当时非常可观的比值下降到现在微不足道的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它也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

事实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之前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而英国现在的整个经济结构及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放大了十倍的香港,它基本上也是以金融贸易这样的行业为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英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欧洲大陆通向全球其他地区特别是北美市场这样的一个桥梁作用。而如果英国通过公投选择退出欧盟的话,那么它要面临的是可能会失去它即有的这样一个中转枢纽的作用,这对于它的经济前景来说是更加不利的。但是很多方面政治上的考量和经济上的又有区别,金融业的过度发展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这个问题我们明天继续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

行情

欧元美元 1.0417 -0.0057 -0.54%
英镑美元 1.2530 -0.0058 -0.46%
美元指数 107.48 0.42 0.39%
美元人民币 7.25 0.01 0.08%
美元日元 154.78 0.25 0.16%
现货白银 31.304 0.533 1.73%
现货黄金 2,714.43 44.98 1.68%
美原油 71.18 1.08 1.54%
澳元美元 0.6500 -0.0010 -0.16%
美元加元 1.3980 0.0007 0.05%
上证指数 3,267.19 -103.21 -3.06%
日经225 38,283.85 257.68 0.68%
英国FT 8,262.08 112.81 1.38%
德国DAX 19,322.59 176.42 0.92%
纳斯达克 19,003.65 31.23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