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获利回吐打压,油价周四(4月7日)自四个交易日高点回落,布伦特原油6月主力合约刷新日低39.20美元/桶,历史统计数据显示,原油产量下降缓慢,原油需求几无增长迹象,油市平衡目前进展缓慢;油价仍面临一定下跌风险。

自从油价2月初于26美元/桶附近形成双底形态以来,(WTI)油价曾一度升破40美元/桶,涨幅一度逼近60%。这一涨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沙特与俄罗斯等国达成一致将“冻结”原油产量。但实际上,这一消息是无意义的,因为多数与会国家并无能力大幅增加产量。

(图1,原油2份或已形成双重底)
目前获利回吐已经令油价跌回了37美元/桶附近。未来油价走势将会怎样?目前只有很少的信号表明某些地方的原油产量下降;仅有的好消息是,美国和国际钻井持续减少,但油井生产效率的提高将削弱这一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几乎没有什么迹象表明全球原油需求回升。油价回升仍面临着一定下跌风险。
与2016年1月相比,2月全球能源产量数据变化如下:
-全球液体原料油(包括原油+凝析油+天然气凝析液+生物燃料等)总产量下降18万桶/天
-美国原油产量下降6万桶/天
-北美原油产量下降10万桶/天
-OPEC原油产量增长10万桶/天
-沙特原油产量增长2万桶/天
-伊朗原油产量增长22万桶/天
-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原油产量下降1万桶/天
-亚洲原油产量增长6万桶/天

(图2,OPEC各国原油产量图)
在图2中,OPEC原油产量近12个月来维持稳定,2月较1月产量增长了10万桶/天。

(图3,OPEC各国剩余产能图)
图3显示,OPEC国家中,除了沙特和伊朗以外,当前其他产油国剩余产能几乎为零;伊朗当前正在缓慢增加产量,因此伊朗的剩余产能正在下降。从这一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即将召开的“冻产会议”实际影响可能有限,因为除了沙特以外,其他产油国几无进一步扩大产量的空间,而伊朗则将持续增产,“冻产协议”意义有限。

(图4,原油价格及油价波动性历史对比图)
在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2月份波动性指标(OPV)大于4,表明油价波动性较高。从历史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波动性通常与油价低迷和市场犹豫不决相关。我们可以看到,自从3月份以来,随着油价稳定而缓慢地回升,油价的波动性大幅下降。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3月28日的时候波动性突然跳涨了,而4月1日WTI原油大跌3.9%,将强化波动性回升的趋势(这可能暗示着油价再度大跌的风险上升)。

(图5,国际原油钻井数历史数据)
图5中显示,国际原油钻井数持续下降,今年2月较1月下降28口,这表明国际原油产能可能正在缓慢下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油井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美国原油产量下降幅度远不及油井数下降幅度,全球原油产能的降幅也远不及钻井数降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