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参与机构认为,中国央行4月会维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在1.5%;同时很少有机构预计,未来三个月该利率会下调,说明降息预期仍在低位徘徊。
另外,有超过80%的参与机构预计,4月央行会维持大型存款类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但接近70%的机构预计未来三个月会降准,说明市场近期降准预期虽然不高,但二季度降准的可能性很大。
调查结果并显示,4月全月银行间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七天期该利率,以及三月期上海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预期均值分别为1.9519%、2.2909%和2.7991%,较3月全月实际均值分别下降2个、1个和1个基点,显示资金面一季末阶段性紧张后,预期转为乐观。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4月债市预期分化,国债看空,政策性银行债优于国债,高等级信用债优于低等级信用债。
参与机构对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国债、金融债及AAA与AA评级中短期票据的到期收益率估值,4月末预测均值较3月底实际值变化幅度在-9到8个基点之间,国债全面看空,金融债预期较为乐观,继续看好高等级信用债,低等级信用债则较为谨慎。
调查结果还指出,参与机构预期中国4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估值为2.85%,较上月末上涨1个基点。
中国一季度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不过债市违约常态化令信用风险仍备受关注;而通胀短期走升、金融风险监管政策、房地产调控等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债市面临着来自基本面、信用违约及流动性等方面的综合调整风险,低等级信用债及前期走势较好的国债调整风险较大,政策性银行债仍有空间。
主要经济体政策取向继续分歧,但幅度缩窄:美联储谨慎推进加息进程,美元走弱黄金强劲,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欧洲央行加大宽松力度,但和日本类似,欧元不跌反升,影响欧元区通胀目标达成和经济增长。
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波折,有利新兴经济体减缓资本流出及人民币汇率持稳,但国际评级公司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风险仍显担心,二季度中国经济仍有较大下行压力。
2016年第四期展望调查共有75家机构参与。其中银行类参与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等29家;证券类参与机构仍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等19家,险资类参与机构有人寿资产等11家,包括债券私募基金在内的基金类参与机构16家。
路透于2012年推出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频率为每月一次。本期调查共涉及八大系列25个关键性指标,包括存款基准利率、准备金率、回购利率、Shibor,以及国债、金融债和信用债收益率,从而可以定量呈现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