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变了外汇占款数据披露方式,旨在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这次的时机似乎加剧了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食欲不振。
中国央行将“外汇买卖”调整为“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口径为央行外汇占款,不再包含商业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买卖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
央行隐去数据的举动自2月以来引发越来越大的怀疑,会不会是在经济放缓和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中国政府在掩饰资本外流的程度?
而中国央行又加大了对远期和掉期市场的干预力度,更是带来对于中国外汇政策更多的疑惑。
“这次调整的时机太不好了。正好是人民币面临日益严重的贬值压力,而且经济表现也不是很好的时候,”中国招商证券驻深圳分析师张一平表示。
投资者还担心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总之,中国将在支撑人民币方面步履艰难。
自年初以来,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需求就一直下降,点心债市场成交量直线下滑。
投资者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在抛售中国股票,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下半年也一直面临贬值压力。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购汇和外汇储备数据的公布存在时间差,意味着分析师已把购汇数据当做资本外流的领先指标。购汇规模上升预示着资本流入,下降则预示着资本流出。
该数据的这一角色在去年更为明显,去年人民币汇率走软,中资企业纷纷急着偿还美元计价的债务。
掩盖下滑趋势?
去年12月,也就是公布购汇数据的最后一个月,中资银行净卖出价值5,683亿元人民币(864亿美元)的外汇,几乎是去年11月净卖出规模的两倍。而2016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就大幅下降了995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大单月降幅。
之后不久,中国当局就决定停止公布外汇买卖总和数据,而且是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悄悄执行的:该数据从报告中消失,代之以央行的净购汇数据。
部分分析师怀疑这样做有助于中方掩饰中资商业银行在购买人民币、支持央行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坦白说,鉴于这些日子商业银行控制的外汇越来越多,这样做可以掩盖国有银行在外汇市场所扮演的‘防火墙’角色,”一家中资证券经纪的分析师称,由于事涉敏感,该分析师要求匿名。
中国央行等机构对这种调整给出的理由是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称上述数据统计项与其他数据有重叠,在某些情况下使得商业外汇资产被重复计算。
但外汇数据组成项的调整使得中国央行与国际接轨。
“中国央行的外汇资产数据更具代表性,”广发银行驻上海的外汇交易主管黄毅称。
然而,尽管中国央行表达了让市场力量在外汇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意思,但本地和离岸汇率近几周来一直受到严格控制,自2月中以来其走势一直密切跟随官方指导价。
“过去几个月中,中国央行密集干预以防人民币快速贬值,很多人认为央行还干预了外汇远期市场,”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的资深新兴市场分析师Zhou Hao如是说。
分析师称,这或许可以解释北京是如何在减缓外汇消耗的同时成功地稳定了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