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欧元区VS日本,相同的负利率政策,不同的效果

2016-03-15 18:46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磐石
本文共500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野村证券研究团队3月15日表示,虽然目前日本和欧元区都实施负利率政策,但实施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从欧洲央行3月10日最新利率政策的效果来看,日本央行可以吸取一系列经验教训。
汇通财经APP讯——野村证券(Nomura)研究团队周二(3月15日)表示,虽然目前日本和欧元区都实施负利率政策,但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从欧洲央行(ECB)3月10日最新利率政策的效果来看,日本央行(BoJ)可以吸取一系列经验教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该行表示,市场对于政策的反映再一次印证了:对于央行而言,重要的是不让政策看起来有“弹尽粮绝”之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似乎想向市场再次表明“负利率政策(NIRP)可能影响银行业盈利”;欧洲央行最新的政策还包括,以负利率向银行借款,并作为最新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 II)的一部分,而日本央行可能也会考虑实行这样的宽松政策。

该行同时表示,同样实施负利率政策,但欧元区经济提振效果可能强于日本:负利率政策刺激经济的重要方式就是促进借贷的增长,但从这个角度而言,预计欧元区的前景要强于日本,原因有二:第一,欧元区银行业在刚开始推行负利率之时,实行的借贷立场比起日本更为谨慎;第二,和欧元区相比,日本一开始的绝对贷款和存款利率水平也更低。

该行还指出,欧元区银行业的贷存比,以及比也相对较高;在2015年底,欧元区银行业的平均贷存比是110.9%,大大高于日本银行业的71.2%;而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对于债券发行和银行间拆借方面,欧元区银行业在批发融资上的投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欧元区银行业高的存贷比意味着,在面对负利率政策时,不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

该行进一步称,日本的银行业超额准备金率要高得多:欧洲央行3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银行业准备金总额为6970亿欧元(89万亿日元),只占欧元区GDP的6.6%;同时日本银行业的准备金却高达235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51.8%,正因如此,日本央行才针对经常帐户实施利率分级机制,以减轻负利率政策对金融机构利润的不利影响;当比较欧元区和日本针对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政策差异时,需要注意到两地准备金规模完全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