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3月3日讯——越来越多的中国富人将资金投入技术创业公司,由于中国经济放缓,而类似于股票,房产和黄金这样的传统投资产品收益下降,科技创业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投资手段。
在中国股市备受冲击和人民币备受压力之际,这些私人投资者转向了类似于滴滴打车(Didi Kuaidi)这样的公司,在上周滴滴打车(Didi Kuaidi)融资10亿美元的时候,它的估值上升25%至约200亿美元。
这类公司估值大幅增加与去年6月以来大沪深300指数43%的大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凸显了投资者投资科技公司的欲望。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数据显示,中国股市是该地区表现最差的市场。
明星投资(All-Stars Investment)的合伙人和科技行业专家Richard Ji 表示,由于资本外逃到安全的地方,先进的技术仍然保住了估值。
汇金网调查显示,进入中国科技创业公司的风险资本投资在2015年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322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投资额已经达到了47亿美元。
而且这个数额将进一步上升,现在中国充斥着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些资金来自于当地私人股权投资者,保险公司,财富管理公司以及全球的风险投资家设立的人民币基金。
甚至其中还包括一些中等规模的银行,就连中国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也投资了科技企业。
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大中华区的区域市场经理Francis Liu说:“我们已经在国内外看到了很多直接或间接的投资利益,例如投资私人企业或创业公司。”
中国的风险资本投资和私人股本产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大笔的人民币资金是来自富有的个人投资者。这与西方市场不相同,西方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有主要的份额。
据汇金网早先报道,一位律师向路透表示,她最近已经为几个富有的客户制定了几项科技公司投资合约。但她拒绝透露客户的具体姓名和交易的相关细节。
除了滴滴打车(Didi Kuaidi)之外,由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和社交网络公司腾讯(Tencent)支持的大型非上市公司,类似于陆金所(Lufax), 美团点评等贷款平台,估值在近几个月提高了数十亿美元。
随着经济的放缓,投资者更不愿意支持未经测试的企业,他们更加偏好有建大规模和国外扩张能力的公司。
参与了几次科技公司私人融资的一位银行家表示,投资者希望把钱投向那些大公司。而对于小公司来说,则更为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