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3月1日讯——继12月创出7082亿元的历史最大降幅后,中国央行外汇口径占款1月再度下降6445.38亿元,创历史第二大降幅。这也令中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
由于人民币汇率走软和经济减速,去年中国资金流出非常明显。IMF预估去年中国净资本外流介于6760亿美元之间,彭博社预估达到1万亿。摩根大通亚洲首席策略师Adrian Mowat表示,中国去年资本外流估计为6500亿美元,而今年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这将给经济放缓和股市暴跌之际正在试图捍卫人民币汇率的决策者增加难题。
汇金网早先报道,德银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Zhiwei Zhang)近日发布报告称,自去年8月至今年1月,预计有3280亿美元通过虚报进出口数据绕过资本管制悄悄流出中国,占资本外流总额78%。
德银对此解释称,2015年中国进口总额达2.2万亿美元,但银行结算总额只有1.7万亿美元。且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两者差距还在进一步增大。

为减缓资本外流,稳定人民币预期,中国政府多举措加强资本管控,干预人民币和外汇市场,外汇储备从而大幅下降。1月中国外汇储备继续缩水,再降994亿美元至32309亿美元。去年12月曾下降1079亿美元,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从接近4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一路下行,直降至3.23万亿美元,累计减少约7600亿美元。

对于外汇储备快速下降引发的担忧,央行多次发声维稳。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我国资本外流的速度会逐渐降下来。外汇储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增持外汇资产和减少外汇负债,这个过程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我国每年仍有很高的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进项,资本流入速度仍然较快。
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佩蒂斯也指出,无需担心中国外储。他指出,货币基础对于评估外储合理规模显然十分重要。按照中国的M2规模,中国至少需要2.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评估货币总量的时候,使用的假设是建立在国与国之间拥有类似的金融体系、监管系统、债务水平等等。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M2和美国、尼日利亚、瑞士或其他国家的M2不可简单划上等号。因此中国M2的影响力也不可能和其他国家的M2影响力一视同仁。因此,中国外储流逝到危险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会比预期的要更久。
此外,商业银行自有的外汇头寸也给外汇储备下滑提供了缓冲。在人民币急剧波动的8月和9月,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买卖出现了巨大的下滑。这或是央行为了减少全社会购汇对外汇储备的压力,从而可能通过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动用自己的外汇头寸来对冲。

虽然资本外流风险可控,但中国监管层仍不能掉以轻心。周一(2月29日),《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当局暂停了两个开创性的对外投资计划,包括所谓的“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计划以及“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QDII2),此举被认为是中国阻止资本外流和支撑人民币的最新努力。
而在此前汇金网曾报道,中国当局已连续打出资本管控组合拳。包括加强资金出境审核、紧缩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以提高做空成本、暂停外资银行部分业务、冻结对外投资额度、推迟深港通计划、打击不合法的银联刷卡行为以及打击地下钱庄等。
德银称,进口数据偏差的趋势仍未得到缓解,预计近几个月中国监管者将进一步出台更加有效的资本管控措施。

佩蒂斯也指出,虽然维稳人民币所需要的外储规模比理论数据要小,但是在控制资本外流上,中国依然不可掉以轻心。资本外流迫使中国央行收缩资产负债表。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去强制杠杆和帮助家庭债务再平衡有益,并且从中长期来看利好中国经济。但是短期来看,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借贷压力,导致借贷者和银行很难降杠杆。此外,过于激进的紧缩也会破坏现有的调整过程,并加大整体的再平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