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日前表示,为了阻止资本外流及扭转市场情绪,中国政府可以选择对人民币进行一次性,大幅的贬值。巴克莱分析师Ajay Rajadhyaksha和常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少,中国实行此举的可能性在增加。”按照目前人民币贬值的速度,在6-12个月后,汇率将会降到令人不安的水平,中国当局届时可能采取类似货币紧缩和资本管制的措施来阻止资金外流。
重大风险
不同的做法都存在风险。人民币快速贬值会引发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的担忧,并且其他的央行有可能快速跟进,抵消贬值对中国出口带来的好处。政策紧缩则会使经济减速并且造成信贷违约。
巴克莱分析师表示“快速贬值可能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中国应该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阻止资金外流。”
人民币在去年11月底成为IMF储备货币,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5279,自那以后,人民币已经贬值超过2%。去年8月人民币出人意料的贬值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动荡,市场担心全球货币战争将由此开始。
不可能三角
中国的决策者正试图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来刺激经济阻止资金外流并且提升人民币汇率。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一个国家在独立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中最多只能做到两样。现在的中国的做法难道要挑战这个“不可能三角”?
中国央行上个月外汇储备下降994.7亿美元至3.2万亿美元,相较于12月1079亿美元的降幅有所减少。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SA)本月表示中国要采取更多措施防止资本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