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中国煤矿削减计划的消息被认为意义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象征性的原因。
不得不提到的是,这个计划比预期要有更大的影响,它将会消除煤炭产能过剩。
计划中最重要的是三年内暂停批准开发新矿山,通过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关闭小矿山,煤炭开采量将减少5亿吨,另外,整合矿业公司也能使煤炭产量再减少5亿吨。
此外,方针承认了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有10亿吨煤炭产能正处于在建状态,这也使得产能过剩必须通过关闭更多的产能得到补偿。
中国煤矿的产能过剩大约为20亿吨左右,如果去产能的计划能够实现,煤炭产能将会被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成千上万的失业矿工的转业也会得到管理。
计划削减产能的目标总量大约为10到20亿吨。相比之下,印度和澳大利亚在2014年的生产总量也只有11亿吨。
实现产能的缩减将需要克服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关键是,每个省的报告必须符合这些目标。
国家的目标必须在每个省的年度产能过剩削减配额和关闭的矿场的数量中反映出来。
澳大利亚:计划就是没有计划
这似乎意义非常重大,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正试图减少该国的煤炭开采公司和煤炭开采工人。
大多数煤炭生产国不会夸口说它们有转型计划,而是偏向于满足矿工错误的希望。
澳大利亚和印尼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的道路上是并驾齐驱的,澳大利亚在全球供给过剩的背景下继续批准开发新的煤矿,并且这个国家还降低了环境监管力度以“降低成本”。
尽管澳大利亚贸易联合理事会呼吁采矿工人转型,但这个国家还是没有出台任何转型政策。
管理金融负债
回到中国的煤炭管理计划。
潜在的复杂部分似乎是使用颇有盈利的电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弥补采矿业的亏损,这与波兰的煤矿救援计划类似。
针对煤矿产能过剩的政策中包括鼓励电力企业收购煤矿业公司的股权。
拥有矿山的燃煤发电厂可以生产一部分他们所消耗的煤炭,这将使得这些工厂每年生产更多的电量。
燃煤电力行业总体上来说是这项政策中的受害者,一些设备花费了更多时间用于发电却不能产生更多电量,原因在于效率的下降,但是在西部省份的矿山电力项目可以获益。
这项政策也证实了政府将支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也会引起重大环境问题和金融风险。
所以这项政策并不一定全是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