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要维持信贷增长、又要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正在走钢丝的中国央行通过下调中期贷款利率,放松了货币环境。
中国央行在其官方微博账户上称,周五对20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630亿元人民币(250亿美元)。其中3个月利率持平为2.75%,6个月利率从3%下调至2.85%,1年期利率从3.25%降至3.0%。
动用MLF工具,中国央行便得以补充被资本外流抽走的流动性供应,同时避免人民币迅速贬值的风险;而更高调的行动,例如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或基准利率,就可能加剧这种风险。虽然上月新增信贷飙升,但中国仍面临生产者价格通缩和出口下滑的阻力。共计9,600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协议将于下周到期,相当于从市场回笼流动性。
兴业证券驻上海的分析师Tang Yue说,流动性近来相当充裕,但大量逆回购协议即将到期,货币基础缺口仍然存在;降准或降息的信号作用过大,而经济仍然低迷,因此央行仍希望降低融资成本,并保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
由于央行维持了充足的流动性供应,基准7天期回购利率自9月来一直都较稳定,平均为2.38%。中国央行1月外汇占款创下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跌幅,表明资金流出依然很猛。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的经济学家周浩说,中国央行看起来像是着眼于长期资金成本,而非短期利率;他们想释放这样的信号:他们意在进一步压平收益率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