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搭上了共享经济的便车,数十万中国人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回家过年的旅途中转向拼车服务。
在本周日开始的春节假期期间,全国各地将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车站和道路将人满为患,数千万务工人员将从城市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春节。
25岁的移动软件开发员严超(音译)是1月最后一周30万拼车大军中的一员,他们选择放弃旅途辛苦,利用日趋流行的新的汽车拼车服务搭便车。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互联网+”战略等政府举措正加紧努力,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填补中国岌岌可危的老经济的裂缝,解决交通拥堵等长期问题。
但出于对新技术破坏性太强的固有担心,这方面进展缓慢,地方政府及其出租车公司正奋力维持现状,很多新的举措处于半非法状态——直到它们被证明足够有用。
两周前,中国政府批准了春节拼车服务,当时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表示,只要不以盈利为目的,交通部“鼓励”拼车服务。
中国版“优步”(Uber)、打车应用滴滴快的(Didi Kuaidi)发言人孙亮(音译)表示:“公共交通显然运力不够。”该公司经营拼车平台滴滴顺风车(Didi Hitch),并对拼车数据进行了计算。该公司预测,到春节假期结束,将有100万单拼车行程。
“600万人有时要站着搭乘40个小时的火车……凭借我们密集的私家车主网络,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帮助人们共享资源。”
这与严超产生了共鸣。他表示:“利用滴滴顺风车价格与公共交通一样,但方便得多,也舒适得多。”
借助现有的车主网络,滴滴快的顺风车服务(目前不收取任何费用)是最受信赖的出行选择之一,公司还为车主和乘客提供了保险,并对车主实行行为准则。
滴滴顺风车于去年6月推出,滴滴希望这种短程通勤拼车服务将缓解中国交通高峰的“痛点”并有利于环境。
但这并非完全无私:这类非盈利服务帮助滴滴快的争取到客户和政府的支持,优步在全球的各种遭遇表明这种支持非常宝贵。
中国交通部的王水平提出了告诫,他表示他“希望双方(在出行前)明晰权益,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与此同时,严超对于在路上被骗的担忧一笑置之。“我与(车主)交谈过很多次,证实了一些细节,包括他会把他的狗带上车,”他说道,“这不是个大问题。”
来源: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