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一周里,人民币保持稳定。今日(2月2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自1月28日以来,央行已连续四个交易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缓和人民币流动性。因此近期央行一系列举措表明前期利率和汇率政策的优先级。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日本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受到长短期目标调和限制。2016年第一个月,全球市场激动加剧,宽松不期而至。
汇金网梳理一周(20160125-20160131)重大货币政策回顾:
1月28日 美联储决议声明:维持利率不变按时未来加息将更慢。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维持0.25%-0.50%的基准利率不变。这一决策完全符合市场预期。面对开年后全球市场的动荡和油价持续暴跌,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步伐可能会更加缓慢。
1月29日 日本央行意外宣布负利率。1月29日日笨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0.1%,维持货币基础年增幅80万亿的日元计划,符合预期。日本央行表示尽可能快的实施负利率和QQE。如有必要,将进一步降息。
上周,央行分别在周二、周四及周五逆回购共计8800亿元。其中有1800亿元于本周到期。同时,央行扩大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质押品范围,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2016年1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8625亿元。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
人民币汇率趋稳 “参考”一篮子货币
人在央行的重拳出击之下,截止2月2日,人民币已经维持了将近四周的稳定。从1月中旬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稳定在6.6100附近,上下波幅保持在510点以内,相比一月上半月的高达1449点的波幅,人民币趋稳。

华泰证券表示,人民币汇率政策更适合“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不是简单“钉住”一揽子货币。央行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似乎推迟了人民币市场化的进程。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必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中国外贸依存度不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那么贵,汇率的政策目标没有必要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因此中国央行采取适当“放养”人民币汇率,“参考”而不是“钉住”一揽子货币显得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美元:加息进程放缓 应运而生
上周美联储决定暂不加息。在经济放缓、金融不稳局面下,不难预见美联储加息节奏会放缓。2月2日欧市盘初美元指数继续下跌450点交投于99.0014。
华泰证券表示,在加息进一步推迟的可能性,下美元上行动能有限。

日元:宽松空间终究有限
日本央行于1月29日宣布,维持QQE(量化和质化宽松)下基础货币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计划,但意外宣布使用负利率。意义大于实质。华泰证券表示,日元近期的平衡难免被打破,但长期来看日本必须要为泪来进入经济下行周期做一定的政策准备。且日本经济的主要矛盾仍在改善负债和扩大刺激之间,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难以调和,意味着宽松宽肩终究有限。日本央行表示,如有必要,将进一步降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普森表示,在全球经济通缩(油价暴跌)、恐慌情绪蔓延的背景下,QQE边际效应递减。虽然日元小幅回升,但并非现飞涨,因此没有再扩大QQE的必要。
其实,“负利率”和扩大QQE一样,对日本而言都非上上策。前者可能进一步啃噬银行业的盈利,负利率决定仅以5票对4票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所谓的“竭尽全力”也仅是“一半的力气”,因为财政政策或结构性改革并未发力。当前,不少日本企业都表示,改革已经刻不容缓。